添“星標”,點“在看”,
梵蒂岡4月21日對外宣布,當地時間4月21日上午7點35分,羅馬天主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逝世,享年88歲。
圖源:新華社
盡管教皇方濟各身體狀況一直欠佳,但他仍在4月20日(周日)復活節當天出現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陽臺上,向全世界發出傳統的節日祝福。
圖源:AP
毫無疑問,教皇去世的噩耗震驚了所有人!
法國總馬克龍表達了自己的哀思:
“法國和全世界都感到非常悲痛。在這個充滿戰爭和殘酷的時代,他體恤他人,體恤最脆弱的人們。我要向全世界天主教徒致以最誠摯的哀悼。”
圖源:Icon sport PictureAlliance
打破教會傳統,千年來首位非歐洲籍教宗
方濟各,本名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戈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
圖源:新華社
1936年12月17日,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戈里奧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意大利移民家庭,是五個孩子中的長子。他于1969年成為耶穌會神父,后來在阿根廷軍政府統治期間擔任該國耶穌會領導人。1998年,他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并在2001年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樞機主教。2013年3月13日,他成為天主教歷史上的第266任教宗。
值得一提的是,方濟各不僅是1200多年來第一位來自歐洲以外的教皇,也是第一位耶穌會士教宗,更是第一位以亞西西圣方濟各為名號的教皇。
圖源:2015 Peter M Logan
在位的十多年時間里,方濟各打破了許多教會傳統觀念。在以尊重教義為前提下,對教會實施改革,并在關于牧師婚姻、避孕、墮胎、離婚、戀童癖以及同性戀等諸多頗具爭議性的議題上表現了教廷的全新看法。比如,他在性少數群體方面展現出的寬容態度,說出了那句廣為流傳的金句“我是誰,能加以評判?”2023年,方濟各更是公開表示“同性戀不是犯罪”,并批準為同性伴侶進行祝福,只要他(她)們不模仿婚禮儀式即可。
這些“大膽”的做法也在教廷內部引起非議,保守派人士對方濟各允許離婚或再婚者領圣體感到憤怒,也有人對教皇這個職位被“去神圣化”表達了遺憾。
圖源:AP
連續九天葬禮彌撒,法國降半旗致敬
梵蒂岡于4月22日(周二)發表聲明稱:“2025年4月26日(周六)上午10點,即九日敬禮的第一天,將在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舉行羅馬教皇方濟各的葬禮彌撒。按照規定,葬禮將持續九天。”
對于葬禮的要求,方濟各在遺囑中亦有提及——以“簡單”的方式葬在羅馬一座供奉圣瑪利亞的大教堂中,而不是按照傳統埋葬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地下室。此外,他還要求葬禮不再使用柏木、鉛和橡木制成的三層嵌套棺材,只用拉丁文刻上他的名字“Franciscus”作為銘文。毫無疑問,這個決定在教廷內也屬第一次。
圖源:中新社
葬禮當天,預計將有數十位國家元首和國王出席天主教會領袖的葬禮。其中,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將出席:“我們將參加教皇的葬禮。”
同時,法國總理辦公室也表示:
“教皇方濟各去世后,政府決定在其莊嚴葬禮的當天,公共建筑上的旗幟降半旗。”
圖源:La Croix
選舉活動在即,下一任教皇會是法國人嗎?
隨著老教皇的離世,新任教皇選舉也迫在眉睫。
根據梵蒂岡傳統,教皇去世后的兩到三周內,羅馬天主教會的樞機主教們將舉行一場秘密會議,在樞機主教中投票選出繼任者。
圖源:GennariVatican PoolSpaziani
在候選者名單中,有兩位法國人的名字:讓-馬克·諾埃爾·艾弗琳(Jean-Marc No?l Avelin)和弗朗索瓦-格扎維埃·布斯蒂略(Fran?ois-Xavier Bustillo)。
讓-馬克·諾埃爾·艾弗琳(Jean-Marc No?l Avelin)
圖源:LP
讓·艾弗琳于1958年出生于阿爾及利亞,是法國天主教會高級主教。自2013年起擔任馬賽輔助主教,并于2019年被任命為馬賽大主教。2022年8月27日,讓·艾弗琳憑借“親切隨和的性格”被教皇方濟各親自封為“紅衣主教”。
圖源:LP
外界推測,溫和的性格可能有利于讓·艾弗琳成為新的教皇,因為這種性格與教皇方濟各形成了鮮明對比。
22日(周二)晚上,當被問及“是否會成為教皇方濟各的候選繼任者”時,讓·艾弗琳笑著說“名單隨時會改變”。
讓·艾弗琳在馬賽的一場彌撒前說道:
我從未經歷過秘密會議,這是一次相當獨特的精神體驗。我去那里就像是在進行一次偉大的精神靜修,無論發生什么結果。
圖源:BFM TV
不過,也有人對這位“候選人”提出了異議。比如“年紀較小”(讓·艾弗琳66歲)或者“意大利語不流利”。盡管讓·艾弗琳聽得懂當地語言,但并不會說,這對于擔任羅馬教皇的頭銜來說可能是一個劣勢。
候選名單中提到的另一位法國“候選者”是阿雅克肖主教弗朗索瓦-格扎維埃·布斯蒂略。2023 年9月,他被教皇方濟各任命為“紅衣主教”。由于他在社交網絡和媒體上的活躍表現,其形象令人印象深刻,甚至還在2023年11月登上了《巴黎競賽報》的封面。
圖源:《巴黎競賽報》
當時,弗朗索瓦·布斯蒂略憑借“在天主教會內不可阻擋的崛起之勢”受到了人們的稱贊。同時,他也是《心不分裂》(Le c?ur ne se divise pas)一書的作者,該書由教皇方濟各親自作序。
圖源:《巴黎競賽報》
不過,弗朗索瓦·布斯蒂略的高人氣也給他的“競選”帶來了負面影響。
羅馬教廷內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
他作為牧師,其親近民眾的形象符合教皇的選拔風格,但他的形象也可能會因為‘過于高調表現自己’的一面而受損。
圖源:Wikipedia
據法媒報道,目前樞機選舉人的平均年齡為70歲。其中41%來自歐洲,16%來自亞洲,13%來自非洲,13%來自南美洲,10%來自北美洲。于1378年逝世的格里高利十一世(Grégoire XI)是最后一位擔任羅馬教皇的法國人。
格里高利十一世(Grégoire XI)
圖源:Wikipedia
方濟各逝世之后,法國人能否“奪回”教皇之位?誰將是下一任羅馬教皇?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字:開心妹
圖片:已在文中標明來源,侵刪。
更多精彩活動
關注并將“想法哥享法妹”設為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