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泗洪警方微信公眾號
編校 | 向會文 審核 | 陳寧 馬響響
“警察同志,有一中年男子
在我們銀行提取大額現金
經核查疑似涉詐異常取現
麻煩你們趕緊過來一趟。”
4月17日上午11時許
泗洪縣公安局反詐中心
接到銀行工作人員報警
稱有可疑人員在銀行異常取款
接到報警后
值班民警立即趕到現場
依法將取款人徐某某
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
經查
徐某某系江西省豐城市人
在泗洪縣某紡織廠務工
今年2月份通過微信添加一個
名叫“楊某”的“扶貧專員”
對方稱可以免費領取專項扶貧款
于是,徐某某根據對方的誘導
登錄App后
客服引導徐某某填寫個人信息
并將其拉入一個微信群
很快,客服稱其已通過審核
并給其郵寄了一個扶貧快遞
收到快遞的徐某某
看著包裹中的泡面
對可以領取專項扶貧款深信不疑
不久
該App平臺工作人員聯系徐某某
讓其用銀行卡接收一筆40萬資金
收到資金后立即到銀行幫忙取現
并傳授徐某某到銀行取現“話術”
以備銀行工作人員詢問取款用途
17日上午9時許
徐某某的銀行卡
收到一筆40萬元的轉賬
隨后,徐某某按照要求
前往銀行柜面提取現金
銀行工作人員發現端倪后
及時向反詐中心報警
經核查
該筆40萬元錢款系涉詐資金
目前
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騙局解析
第一步:推廣引流
騙子通過網絡社交平臺、短信、快遞等渠道,以“發放扶貧款”“發放慈善款”“資產解凍”等為幌子引誘受害人。
第二步:騙取信任
騙子會在群里安排“托兒”發送成功申領資金的截圖,制造“能成功申領”的假象,并給受害人郵寄扶貧快遞,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同時聲稱他們參與的是一項秘密計劃,需要保密,不能告知任何人。
第三步:實施詐騙
騙子引導受害人點擊涉詐鏈接、下載涉詐APP,以繳納“激活金”“手續費”“個人所得稅”等理由,讓受害人不斷轉賬,直至掏空其錢包。
領取國家各類政策補貼、專項扶貧款不需要額外繳費,如遇到先交費后領取補貼的“扶貧項目”,都是詐騙,千萬不要上當!騙子只所以將資金打到受害人的銀行卡,并安排同伙跟蹤受害人,讓受害人幫助到銀行取現,目的是將涉詐資金“洗白”。
收到“國家政策”相關文件,一定要向有關部門求證核實,不要輕信網上非官方的報道信息,不要輕信免費專項扶貧款,不要下載陌生軟件,不要隨意點擊不明二維碼或鏈接。
廣大群眾要警惕新型詐騙套路,不輕易相信對方說辭,例如網絡交友、網絡投資、虛擬貨幣交易等,更不要隨意按照對方要求進行操作,如遇要求線下取現、寄送、購買黃金的,應立即拒絕并向警方報警,以免遭受財產損失,避免自身涉案。
如發現自己被騙,請及時撥打110報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