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原副校長、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兼機械工程系教授西拉姆·拉馬克瑞斯納出任該公司的高級科技顧問。
“人類和水的斗爭從大洪水之前到大洪水之后連綿幾千年,從來沒有改變過,從空氣制水系統的出現,改變了人類和水的關系。”西拉姆院士高度贊揚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的發明:“空氣制水系統實現了人類水革命自主取水而非被動尋找水源,這種分布式水供給正在重構全球水資源獲取的底層邏輯,讓前沿科技真正服務于人的需求,為人類文明的水源命脈筑牢基石。空氣制水科技的創新應用將讓每個缺水的角落都能‘呼吸取水’,成為守護人類和生態的核心力量。”
西拉姆院士表示,未來的空氣制水系統可實現空氣水的定向捕獲與低能耗脫附,將光熱轉換納米顆粒集成到吸附材料中,使系統在無外部能源條件下仍能持續運行。這種技術可與生態系統深度融合——例如在干旱地區,將空氣制水設備與納米纖維膜結合,最終實現從‘水資源危機應對’到‘生態系統修復’的跨越。
西拉姆·拉馬克瑞斯納(SeeramRamakrishna)院士,是國際知名的跨領域學者、材料科學專家,被湯森路透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頭腦”之一,新加坡歷史上被索引最多的工程師,擁有211個H-index和約210,100次引用,獲授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藉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東盟工程技術學院院士以及國際工程技術學院院士等最高專業榮譽。
西拉姆·拉馬克瑞斯納(SeeramRamakrishna)院士作為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受邀出席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
西拉姆院士擁有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和美國哈佛商學院高管課程學位。他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和日本東京都工藝纖維大學(KIT)獲得高級研究經驗。他是中國清華大學和印度海得拉巴理工學院的名譽教授。他在理解和增強納米纖維和納米材料的生物、化學、電氣、電子、機械和物理反應方面進行了獨創性的系統研究,并成功制備出高性能納米纖維,廣泛應用于生物醫學、能源儲存、可穿戴電子設備、腦科學以及紡織品等多個領域。申請和授權專利50多項,先后出版14本專著,發表1040余篇國際期刊論文。因他在納米科技領域做出的巨大貢獻,被稱譽為“世界靜電紡絲之父”。他倡導智能材料和循環材料,以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工作的三十年中,西拉姆院士約有15年擔任高級學術領導職務,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研究戰略)、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新加坡國立大學企業局局長、新加坡國立大學工業與技術關系辦公室(INTRO)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關系辦公室(IRO)主任、新加坡太陽能研究所(SERIS)主席、新加坡國立大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計劃主任。
SeeramRamakrishna院士履歷
個人背景與教育經歷
1964年出生于印度,擁有新加坡國籍。他于1992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還曾在美國哈佛大學接受高管培訓(GMP)。
榮譽及表彰
杰出志愿者獎(2022年,新加坡工程師學會)ies杰出工程師獎(2023年2月,新加坡工程師學會)chandrapsharma生物材料獎新加坡國立大學杰出研究員獎東盟杰出工程師獎中國政府友誼獎(2024年9月,國家外國專家局)
西拉姆院士在2024年獲頒中國政府友誼獎,該獎是中國政府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獎項。
學術任職
新加坡國立大學:自1996年任教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曾擔任該校副校長(2008–2012年,主管科研規劃),目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機械工程系教授。該大學在跨學科研究方面名列世界前三位。
其他高校:2008年獲聘為中國長江學者;2012年入選中國“高端外專”名單;2015年起擔任青島大學納米材料與光電器件協同創新中心榮譽教授;2015年7月被北京化工大學高精尖中心聘任為名譽教授。
學術成果
論文與著作:截至2024年12月,已發表論文1500多篇,論文引用次數超20萬次,H指數達207。他還是SpringerNATUREJournal《MaterialsCircularEconomy》的主編,合著有獲獎書籍《AnIntroductiontoCircularEconomy》,以及UNESCO報告《Knowledge–drivenActions:TransformingHigherEducationforGlobalSustainability》,出版了5本關于靜電紡絲的專著。
科研項目:主持如2019–2021年國家外專計劃項目“功能納米纖維的制備及應用”、2020–2022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長效超低排放納米纖維工業過濾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等項目。
專利與產業化:擁有多項專利,其科研成果如靜電紡絲裝置和納米纖維空氣濾膜等已在青島落地產業化。與中國企業合作研發幅寬1.6米大型靜電紡絲生產線,可連續高效大面積制備高分子納米纖維;指導團隊自主研制多種便攜式靜電紡絲裝置,可將生物可降解醫用膠等高分子材料納米化,原位噴涂到傷口形成納米纖維膜,有快速止血等功能。
研究領域與貢獻
主要研究方向:長期從事紡織和功能纖維材料研究,專注于靜電紡絲技術與納米纖維加工,是國際靜電紡絲技術制備納米纖維領域公認的領導者和開拓者。
應用研究:其研究成果廣泛應用于空氣過濾、生物組織支架、能源儲存、可穿戴電子設備、大腦科學、新能源材料、催化降解、海水淡化、油水分離、智能材料與可穿戴器件等多個領域。
社會服務
新加坡可持續發展與環境部(MSE)的EPR咨詢委員會成員,共同主持新加坡董事學會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倡導小組,還是ISO循環經濟技術委員會成員、IES可持續制造技術委員會主席以及塑料回收卓越中心主席。
國際工程教育家協會聯合會(ifes)副主席、新加坡iso/tc國家醫療器械委員會委員、新加坡工程師學會未來制造技術委員會主席、新加坡循環經濟任務組織主席等職務。
實現共同富裕為世界解渴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是以一系列空氣制水相關的國際及歐美發明專利、德國技術為核心,在香港、東南亞市場以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全球空氣開采權業務,包括天泉鼎豐的空氣制水設備銷售、空氣水飲料、空氣水種植、空氣水供應及空氣制水永續城市建設,涉及家電、食品及飲料、新農業、新能源、環保、房地產等行業板塊。
公司高管團隊囊括科商政各界名人:空氣制水系統發明人、聯合國環境科政商論壇指導委員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任榮譽主席,聯合國水行動十年高級別會議國際指導委員拿汀斯里吳慈欣博士任主席,澳博控股(00880)董事兼公司顧問、原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蘇樹輝博士ComM任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第十屆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港澳臺僑和平發展總會會長盧文端博士GBMJP任副主席,澳大利亞維州上議會原議長布魯斯·阿肯金森任副主席,黑山國會第六任議長、黑山原駐中國大使兼駐韓國大使達爾科·帕約維奇閣下任副主席兼東南歐顧問,中銀國際控股原行政總監、香港聯合交易所原副主席馮志堅任主席特別顧問,尼日利亞大使、原駐港澳總領事阿德巴約·伊曼紐爾·阿德耶米博士任西非顧問,香港立法會議員兼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事務律師謝偉俊JP任法務顧問,加拿大銀行家學會會士、香港經濟師學會副會長、第十至十二屆上海市政協委員、美國花旗銀行上海分行首任行長、香港東亞銀行私人銀行部中國及臺灣地區原主管袁光銘任副總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