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國外交武官朱開印乘飛機從印度前往香港,快要落地時突然遇到暴風雨,飛機不得不迫降到臺灣機場。
沒想到,朱開印聽到后堅決不同意,他激烈地拍打艙門,表示要么換個機場降落,要么給他一把降落傘讓他跳下去。
機組無奈妥協,轉頭前往菲律賓。
然而,飛機剛一落地就被數百名全副武裝的菲律賓士兵包圍起來,直言要飛機上的中國武官前來赴宴。
朱開印為何堅決不肯讓飛機落在臺灣?為什么菲律賓請人赴宴要如此大動干戈?
“無禮”的要求
1953年,中國和印度還沒有開通直達的國際航班。此時,如果想要從印度前往北京,就要先坐英國的航班前往香港,然后再轉機到北京。
這年夏天,一架英國飛機由印度起飛,準備前往香港。
傍晚時分,飛機上的廣播突然響起,昏昏欲睡的乘客都被乘務員的聲音驚醒。原來是因為香港地區突降暴雨,飛機不得不改道前往臺灣。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也很正常,只是被暴雨耽誤會行程而已。
但有一個人聽聞這一消息后卻直接坐不住了。只見他直接從椅子上蹦了起來,先是去找乘務員說自己身份特殊,隨后提出了不要在臺灣降落的“無禮”要求。
當他的提議遭到飛行員的拒絕后,這人竟變得極為“瘋狂”。只見他跑到飛機艙門處,邊拍打機艙門,邊喊著,“乘務員!給我拿把降落傘!”、“你把艙門打開!把我丟在海面上就行!”
“你會用降落傘嗎?”乘務員看他如此堅決,有些無可奈何。
沒想到這人的回答更是讓人大吃一驚,只聽他說,“不會。但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大陸上!”
他的舉動引得周圍乘客紛紛側目,飛機只是改道而已,又不是遇上空難,此人竟然表現得像是要去赴死一般。
其實對于朱開印來說,如果飛機降落在臺灣,那么和赴死也別無二致了。
朱開印是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的首席武官。1950年中印建交之后,國內便派他前往印度做首席外交武官。如今任職期滿,今天正是要回國述職的。所以此行,他把有關中印外交的材料也一并攜帶到了飛機上。
朱開印深知,此時國共兩黨的關系何其緊張。倘若這些材料泄露到國民黨的手里,他恐怕以死都難于謝罪。
于是他再三向乘務員聲明,說自己是中國的外交武官,如果在臺灣下飛機,很有可能會因此喪命。
盡管飛機組一再承諾會確保他的人身安全,朱開印還是不肯妥協,堅持讓飛機改道,或是給他打開艙門。
工作人員拗不過他,又擔心如果中國的外交官真的在英國飛機上出了意外,外界難免會有一些猜測,甚至會引起兩國的政治紛爭。于是只好另想辦法——改道去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
馬尼拉機場
“這也不行!”
因為菲律賓處處仰仗美國鼻息,有一個反共反華組織的總部就在那里。朱開印也知自己要求太多,于是他給機組提供了另一個選擇,“能不能去緬甸?”
不料這次是真的沒有商量的余地了,憑著油艙剩下的燃料,飛到菲律賓都十分勉強,要是去緬甸,只怕這一飛機的人都要跟著落難。
看來真的是沒辦法了,朱開印只好妥協——去馬尼拉總好過去臺灣,但畢竟還是有風險,原計劃要帶回國的外交材料必須銷毀!
看到雙方終于談妥,機艙內的旅客緩了一口氣,以為終于能再休息一會了。沒想到,飛機上的煙霧警報又突然響起,嗆鼻的味道從廁所里飄來。乘務連忙趕去撲滅了火苗。
原來,是朱開印想要燒毀材料引起的火勢。
他把燒著的文件丟進了馬桶,卻沒想到,里面的涂層是可燃的。這實在是太危險了。于是朱開印丟掉火柴,改用手撕,然后把紙片從通風倉丟了出去。
看著碎紙在海面上消失,朱開印終于松了一口氣。
“熱情”的菲律賓
很快,飛機便抵達菲律賓。據氣象臺的消息顯示,香港的暴雨還要下一陣子,當晚很難再起航了。
8月份的天悶熱悶熱的,尤其是在菲律賓這樣的熱帶國家,機艙內的溫度超過了四十度。
飛機熄火后,機艙內的空調設備就不再運轉。同行的乘客很快就受不了,都選擇下機在附近休息一晚。機艙很快變得空落落的,但朱開印卻在座位上一動未動。
原來,早在下飛機前,朱開印就打算好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輿論,他今夜哪都不去。
之所以會這么想,是因為在印度時,他曾經因為思慮不周造成過“事故”。
赴印度之后,朱開印牢記祖國交付給他“促進友好”的使命,總想著對人熱情一點、真誠一點。
于是當印度國防部的某些人找他借用中國地圖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給對方送了過去。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小事一樁,幫幫忙罷了。
沒想到報紙上很快就出現了十分荒誕的新聞——說什么中國的首席武官“正式”向印度國防部提交了新版的中國地圖,公然把印度劃歸到中國的國土之內,這是對印度主權的挑戰。
盡管此事在周恩來的指點下很快就化險為夷了,朱開印還是因為自己的莽撞遭到了批評。
因為這事,竟然還有印度記者跑來問他,“你叫朱開印,是不是說中國有侵略印度的意圖?”
搞得他既無奈又好笑,于是連忙申明,中國尊重各國的主權,沒有侵略任何國家的打算。又解釋道,“我叫朱開印與國家戰略無關。如果中國真的要侵略印度,我的名字豈不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了嘛。”
這件事讓他記憶猶新,此后更加牢記自己外交官的身份,一言一行都十分謹慎。
因此,飛機在菲律賓落地,說不準會出現什么狀況。不過中國的外交官來了菲律賓的消息還是被菲方知道了。
機場內的普通人看到數百名菲律賓士兵把一架飛機團團圍住都十分好奇,卻也不敢湊上前去。
機艙此時像個蒸籠,在里面坐了一會的朱開印渾身冒汗,像是剛剛蒸過桑拿。
見他熱得難受,有會講中文的菲律賓人來過,請他下去涼快涼快,卻遭到了朱開印的婉拒。
看來,想把中國外交官請下來實屬困難。但怕他中暑,機場里很快有人抬了幾個吹風機,對著機艙里呼呼地吹。
陣陣涼風很快把燥氣逼了出去,朱開印這才好受一些。
過了一會,又一波“拜訪者”到來了,這些人是菲律賓政府的官員,個個都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真誠又禮貌地邀請他下機休息,飯店和住處都已經安排好了,還為朱先生規劃了“菲律賓之游”的路線。
雖然他們都面帶微笑,但朱開印很難判斷來人究竟是敵是友。于是,還是固執地坐著不肯走。
飛機上的鴻門宴
但作為“東家”的菲律賓也不肯輕易離開,不知是怕招待不周還是另有圖謀,于是提出了在飛機上設宴的請求。
朱開印還沒做出反應,飛機上就突然涌進來幾十號人,開始搬桌子、拉行李。乒乒乓乓地在機艙尾部騰出來一個寬敞的空間。不一會,一排端著盤子的侍從逐一登機,很快把桌子上擺滿了各種美食。
幾個小時的行程加上高度的緊張,朱開印的體力已經消耗殆盡了,此刻他是真的餓了。
“朱先生,舟車勞頓,請先享用晚餐吧。”
怕他多慮,幾個說中文的菲方外交官輪番上陣,逐一表達了對他的尊敬和友好。
“朱先生,其實我們祖上也是中國人,說來咱們還是一家人呢。”
“朱先生,請代我們向中國表達誠摯的問候。”
盛情難卻,朱開印只好和他們一同在席間落座。但機艙外面,原地待命的幾百名士兵卻讓他感到萬分忌憚。
看出他的疑慮,菲律賓外交官連忙解釋說,這些士兵是來保護他的,請武官先生不必掛懷。
朱開印這才放心下來。
晚宴很順利。這些外交官都十分友好,外面的士兵也都各司其職,沒有什么唐突的舉動。只是有些許媒體在機艙外偷拍。
“武官先生,今夜飛機恐不能起航,我們已經安排好了落腳之處。請朱先生下機休息吧。”
菲方熱情的邀請讓朱開印也不好拒絕,于是忙說,“下次吧,今天已經很晚了,先不打擾了。”
“那煩請武官先生給我們留個通訊地址吧,您回國后,我們一定再找合適的時間邀請您。”
朱開印只好點著頭說,“感謝款待,邀請的事情咱們再談。今天麻煩了,請盡快回去休息吧。”
好不容易打發走他們,面對空蕩蕩的機艙朱開印才松了口氣,終于難抵睡意在座位上沉沉睡去。
夸張的新聞
第二天,飛機從馬尼拉啟航,順利降落在了香港機場。終于到了自己的地盤,朱開印總算是松了口氣。
然而,朱開印剛緩下來的心情很快又緊繃了起來。
在機場上沒走兩步,烏泱泱的記者就宛若看到羊崽子的狼,迅速把他包圍起來。
“武官先生,您昨夜前往馬尼拉是有什么秘密任務嗎?”
“武官先生,請問菲方傳出的照片是真的嗎?”
“請您回答一下吧,武官先生。”
面對突如其來的記者團,朱開印大致已經猜到是什么情況了。辛苦擺脫了這些記者后,朱開印連忙找人求證。
報紙上,他的照片赫然印在頭條板塊。朱開印想起來了,昨晚吃飯的時候被菲律賓的記者偷拍了。
這些不明真相的記者就開始了他們的“合理猜疑”,在報紙上給他按上了“游擊專家”、“菲共盟友”等罪狀,實在是太可笑了!
這些晚間新聞不僅在菲律賓印發,在國內也引起了轟動。朱開印嘆了口氣,也做好了心理準備,媒體造謠,他一定是得多方解釋的。
回到北京,果然有一群人早早等在了機場。下了飛機,朱開印就被外交部的司長帶去了周總理的面前。
剛一進門,就聽見總理的聲音,“你說說看,這是什么情況?”
他把報紙拍在朱開印面前,上面正是“游擊專家”的報道新聞。
“總理,去馬尼拉也是迫不得已,非我所愿……”
朱開印一五一十地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坦白給總理。說到在菲律賓的經歷,他坦言看到幾百個全副武裝的士兵包圍過來時,自己真的是十分緊張。
聞言,總理哈哈大笑。對他不下飛機的做法予以肯定,“我還跟同志們說,你可能是被綁架了。你要是下了飛機,恐怕還會引出來些更過分的新聞,到時候只怕是有理也說不清了。”
不過,對于朱開印接連拒絕菲方外交官熱情邀請的行為,周總理卻評價他有些小心過頭了。
總理拍拍他,“朱開印啊,我們外交就是要多交朋友。他們要你留地址,盡管告訴他們便是了,至于去不去,再視他們的邀請函做定奪嘛。”
朱開印低下頭,承認自己從一介武夫轉行做外交官有些不擅長,辦起事來靈活性不夠。
怕他沮喪,總理又連連安慰他,這不怪你,是我們表揚少,批評多了,才讓你不敢隨便拿主意。
同時,總理還意識到朱開印此行給中國傳遞了一種信號,這些周邊的國家其實都想和這個崛起的大國友好相處,以后中國應當多與這些友鄰國家接觸接觸;也意識中國需要更多專業的外交人才。
此后,總理多次提議要加強國內的人才培養。兩年后,中國外交學院正式成立。
總理親自提筆寫下“外交學院”幾個大字,以期這里能為中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外交官。
此外,建國后的幾十年內,中國積極尋求多邊合作。經過萬隆會議上“求同存異”的著名發言,中國不僅和友鄰國家建立起了外交關系,還同不少資本主義國家成為了密切的合作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