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種下的“關稅”惡果正在慢慢侵蝕這個國家的各行各業,現在已經入侵到“攸關性命”的行業中。外媒報道稱,美國醫療器械制造商對醫院可能出現的供應鏈緊縮和價格上漲發出了警告。
專家表示,醫療器械行業高度整合全球供應鏈,一件設備的零部件可能來自20多個不同的國家,這使得該行業極易受到“關稅戰”的影響。
美國的主要游說團體(代表著從核磁共振掃描儀到血糖儀等各種設備制造商)表示,如果該行業無法免受關稅影響,將會造成嚴重后果。
從擁有數百個零件的診斷掃描儀到手術手套,美國醫療器械中使用的每一個部件都需要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因此一旦受到關稅影響導致成本上漲,制造商們都需要重新配置供應鏈,這是一件相當有挑戰性的“工作”。
本月,美國十大醫療科技游說團體聯合呼吁特朗普政府為這個行業提供豁免。據市場研究機構估計,該行業在美國每年的產值超過2000億美元。
此前,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145%的關稅,這是對美國制造商構成最直接的風險。因為中國是醫療級聚合物、金屬和電路板等零部件的重要來源,其中美國在核磁共振掃描儀等產品零部件方面格外依賴中國。
據報道,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核磁共振零部件出口國,而核磁共振零部件是現代診斷技術的基石。對這些進口產品征收關稅可能會導致美國醫療服務提供者和患者的成本大幅增加。
事實上,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中,美國也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了25%的關稅。不過由于中國生產的大多數醫療器械屬于必需品,因此當時這些醫療器械均免于征收關稅。
現在,即便美國可以從歐盟以及東南亞等國家進口零部件,但這些國家也也面臨著“互惠”關稅的威脅。
據美國先進醫療技術協會稱,一家大型制造商生產的單個MRI系統(磁共振成像設備)通常包含252個零部件,這些零部件來自15個不同的國家,包括中國、美國和歐洲。每個部件、生產地點以及工人的技能都需要作為監管審批流程的一部分進行注冊和認證,單個部件或生產地點的更改也需要更新監管審批流程。
雖然許多制造商都有零部件的緩沖庫存,但如果美國在關稅問題上一直不松口,價格就會開始上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