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語文課本里都曾收錄一篇《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的通訊報道。在通訊、交通、經濟都不發達的年代,那些無私奉獻的“陌生人”用大愛幫助了61個生命重生。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這個事件。1960年2月3日16時,北京王府井大街上車水馬龍,位于王府井北口八面槽路東的國營特種藥品商店接到了一個長途電話。
“我是中共山西平陸縣委,我們這里有六十一名民工發生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二巰基丙醇’,越快越好,越快越好!”聽筒里傳來焦灼的聲音。
1960年2月2日,山西省平陸縣北50里外張村一帶正在修建一條省級公路,它是山西省支援黃河三門峽建設工程的交通命脈;就在這里,因一名民工報復工友而在食物中下毒,61位民工危在旦夕。
縣人民醫院的診斷意見是:砷(俗稱砒霜)中毒,必須在4日黎明前給病人注射特效藥“二巰基丙醇”,否則無救!
1960年2月7日北京日報《披星戴月千里送藥救工人》
1960年初中語文第五冊課文《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
附近各地都沒藥!平陸縣縣委書記決定向北京求援。“向中央衛生部掛特急電話!向特藥商店掛特急電話!”衛生部藥政管理局通知八面槽特種藥品商店備藥。
時任衛生部副部長徐運北指示:立即找民航局或請空軍支援送藥!民航局回復,次日早晨才有班機去太原,太遲!空軍首長得知此事后,立即指示:全力支援,要辦得又快又好!
2月3日21時的北京,繁星滿天。一架伊爾-14軍用運輸機,在機長周連珊和4215機組的陪同下載著藥品,沖向夜空。23時23分,飛機來到平陸上空,下降,空投!一千支“二巰基丙醇”裝在藥箱中,帶著降落傘向預定地點墜下去……
于是,就在那天深夜,“從天而降”的救命藥被注入61位中毒民工的身體,民工兄弟化險為夷。這就是一直保留至上世紀90年代初中學語文課文《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
六十一當中有一個叫劉振江的老人,他的兒子劉克武是一位語文教師,每當講到《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這一課時,他總是鄭重、深情地說:“同學們,這一切都是真實的!”
40歲以上的人,很多應該都記得當年學過這篇課文的,但鮮為人知的是,僅僅22個小時,北京電影制片廠就將此動人事跡改編成電影劇本;在救人事件發生后的50余天,電影《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就完成了拍攝。
當時,攝制組分成5個小組在北京、山西兩地同時拍攝,但是出發前,北京到山西的火車票卻已售罄,北京鐵路局破例請示鐵道部批準,為赴山西攝制小組單獨掛了一節車廂……
1960年衛生部為救人的北京特種藥品商店頒發獎狀
1960年中毒民工獲救后的合影
事情過去了36年后,1996年2月7日的一早,北京西站的站臺上打出一條橫幅,上書:“歡迎六十一個階級弟兄。”列車進站,來自山西省平陸縣的10位被救民工及家屬代表拎著家鄉的核桃、花生、紅富士蘋果,前來道謝。他們中,年紀最大的83歲,最小的58歲。
時光荏苒,當年的61個弟兄已有25人去世。那天下午,在世的被救民工代表登上天安門城樓。之前,他們去了衛生部、北京新藥特藥商店、北京空軍部隊、北京電影制片廠,見到了大部分當年施以援手的人。
最后,他們鄭重送上一封慰問信:36年前,你們克服重重困難,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將一千支“二巰基丙醇”送到平陸,使61個階級弟兄轉危為安,重獲新生。你們送來的不僅僅是藥品,而是首都人民無比深厚的情誼,是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無比關懷和溫暖;你們的舉動,體現了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友愛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共產主義風格;你們用真實的行動,譜寫了一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壯麗贊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