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急、文旅先行,空中交通支撐億規模
eVTOL指以電力作為飛行動力來源且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智能操作、快捷機動等特點。與汽車、高鐵等傳統出行方式相比,eVTOL在特定路程范圍內,具有高效便捷、低噪音、低碳排放、舒適私密等優點;與直升機等傳統飛行器相比,具有成本和環保優勢。作為新型出行方式,eVTOL或可替代部分傳統交通方式。民航客機主要覆蓋了800公里以上的長距離出行需求,高鐵主要覆蓋了400-1,000公里左右的中長距離出行需求,汽車主要覆蓋了5-200公里左右的短途出行需求,而eVTOL主要覆蓋了50-400公里左右的中短途出行需求。對于20-50公里范圍內的市內交通需求,因受益于更短用時,eVTOL預計替代部分汽車、地鐵等傳統交通方式,而對于100-300公里左右的城際交通運輸需求,eVTOL預計部分替代城際大巴、汽車、高鐵等交通方式。
二、預計逐步分化,中期關注適航與訂單,長期關注電動化、智能化水平
eVTOL企業絕大多數處于虧損,我們判斷行業競爭中期重視生存,長期重視產品力。構型決定了細分市場,而企業生存的核心要素包括適航、訂單、現金流,而產品力主要圍繞更高性能(更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更安全(感知與避障能力、路徑規劃能力)、更智能(智能駕駛技術)及更低成本(供應鏈降本能力)展開。
三、多旋翼主導文旅,復合翼、傾轉旋翼主導空中交通
根據《2023中國垂直出行市場展望報告》,基于推進動力方式,目前在研的eVTOL項目可分為多旋翼型、升力與巡航復合型、傾轉旋翼/機翼型和傾轉涵道型四大類。其中后兩類因飛行器可通過改變螺旋槳/機翼/涵道方向實現飛行器的起降和巡航,又稱為矢量推進型。
1)多旋翼型:適航難度低,航程較短。多旋翼型eVTOL適航認證難度相對較低,但有效載荷和航程都相對有限,主要滿足低空旅游觀光、市內空中出租、機場接駁等中短途交通運輸場景需求為主。初創公司大多采用該構型作為第一代產品,在此基礎上,逐步積累技術研發實力和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
2)復合翼型(升力與巡航復合構型):航程較遠,但存在死重。由于配置了專用的水平推進螺旋槳,有效地提升了巡航階段的氣動效率、航程和安全性。但該構型“死重”(對當前飛行沒有幫助,但因種種因素又不得不攜帶的部件重量)大,限制了有效載荷的進一步提升。
3)傾轉旋翼/機翼構型:相較復合翼減少死重,但適航難度更大。與前兩種構型相比,傾轉旋翼/機翼構型在垂直階段和水平階段共用一套螺旋槳,降低了“死重”,在航程、巡航速度和載重比方面優勢明顯,具有較好的有效載荷、最大起飛重量和運營經濟性。但矢量推進的傾轉機械結構對技術可靠性和飛行姿態控制帶來了額外的挑戰,預計適航認證難度也會有所增加。
4)傾轉涵道構型:相較于傾轉旋翼性能進一步增強。傾轉涵道風扇構型與傾轉旋翼/機翼構型類似,區別在于該構型將裸露在外的風扇結構裝入涵道中,在動力可靠性、地面傷害烈度、噪聲控制、氣動效率等方面實現了更好的平衡。涵道風扇的設計使飛行器在懸停模式下的氣動效率更高,同等工況條件下的耗電量更少,更適于中長距離的運輸場景。
北京市在2024年已經形成了專精特新企業滾動發展、梯隊培養的格局,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企業創新性強、成長性好、經濟貢獻大。?截至2024年7月底,北京已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754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95家,獲得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支持的“小巨人”企業138家,以上兩類企業數量均位列全國各城市之首。這些企業在不同領域內展現了強大的創新能力和成長潛力,對北京市乃至全國的經濟貢獻顯著。
(1)從業人員:截至2024年3月底,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從業人員總數達620409人。醫藥健康產業環比增幅最大,達0.71%。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平均從業人員數為78人/家,全市中小企業平均人員數9人/家。
(2)上市情況:截至2024年4月底,北京上市企業共470家,其中專精特新企業158家,同比增長16.18%,占北京市上市企業的33.62%,占專精特新比例為1.95%。
板塊分布方面:專精特新上市企業主板32家,創業板59家、科創板47家、北交所20家,分別占比20.25%、37.34%、29.75%、12.66%。北交所發展勢頭迅猛,上市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同比增長42.86%。
(3)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特點包括:
?創新性強?:這些企業多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如人工智能、基因技術、類人機器人等,這些領域的企業創新性強,成長性好,經濟貢獻大。
?成長性好?:專精特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注重技術創新,還積極拓展市場,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從而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濟貢獻大?:這些企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還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為北京市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北京市政府通過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全要素資源保障,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目前,北京已經培育市級專精特新企業8754家,力爭實現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突破一萬家、營收規模突破一萬億元的“雙破萬”目標,努力打造專精特新首善之都。這表明北京市對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和服務支持,推動專精特新企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