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層治理的最前沿,有這樣一群身影格外醒目。他們告別原本的工作崗位,義無反顧下沉到網格一線,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書寫擔當,成為連接群眾與政府的堅實紐帶。他們,就是鞏義市新華路街道文化街社區的下沉人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初心。
扎根網格,從“外來者”到“家里人”
初到網格,下沉人員面臨著身份轉換的挑戰。但他們迅速調整狀態,主動融入社區。挨家挨戶敲門走訪,與居民拉家常、問需求,記錄下每一戶的基本情況、困難訴求。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都能看到他們穿梭在樓棟間的身影。漸漸地,居民從陌生到熟悉,從防備到信任,一句“小王來了”“張姐辛苦”,飽含著對他們的認可,他們也真正從“外來者”變成了群眾信賴的“家里人”。
直面難題,做群眾的“解憂人”
下沉人員的工作,直面群眾生活中的各種難題。老舊小區管道老化堵塞,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他們多方協調樓院微網格長、維修人員,緊盯施工進度,直到問題徹底解決;樓道雜物堆積,存在安全隱患,他們一家家耐心勸說,帶頭清理,讓樓道重歸整潔通暢。面對群眾的矛盾糾紛,他們化身“調解員”,擺事實、講道理,用真誠和智慧化解矛盾。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卻關乎著群眾的生活質量,他們用實際行動,為群眾排憂解難,守護著一方安寧。
創新服務,探索治理“新路徑”
在工作中,下沉人員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方式。利用線上平臺,建立網格居民微信群,及時發布政策信息、通知公告,線上解答居民疑問;開展“微心愿”認領活動,收集居民的小需求,發動各方力量幫忙實現;針對特殊群體,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這些創新舉措,讓網格服務更有溫度、更有深度,也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網格下沉人員,是基層治理的“螺絲釘”,是群眾身邊的“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故事,讓網格更有溫情,讓社區更加美好。未來,他們將繼續堅守,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為基層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鞏義市新華路街道文化街社區 王婷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