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中方反擊愈發有力。聯合國的一場會議上,中國當眾撕下了美國的“面具”,就連美國盟友也站在了其對立面。
1.聯合國會議上,中國痛斥美關稅政策
最近,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主持召開了一場安理會非正式會議,主題是“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系的沖擊”。來自8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包括美國派來的華裔副代表吳婷。
(中方召開非正式會議痛斥美關稅政策)
大會伊始,傅聰大使就直切主題,毫不客氣地批評美國濫用關稅政策。他指出,美國以種種理由在全球范圍內施加關稅,不僅嚴重損害其他國家的合法權益,還公然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對全球經濟秩序的穩定造成了嚴重沖擊。這番話說出了現場不少國家代表的心聲,更是撕開了美國的虛偽面具。
吳婷代表在會上回應的姿態可以說是相當僵硬,她一方面聲稱中國沒有采取實際行動。另一方面卻復述起了特朗普政府的老生常談,諸如“中國債務陷阱”“產能過剩”以及所謂的“不公平貿易”等陳詞濫調。不難看出,美國的底氣不足。
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上的主動出擊,無疑是一招妙棋。在這場關稅戰中,中國不僅要反制,還要爭取更多的支持,讓越來越多的國家站在一起,對抗美國的關稅政策。
(美國代表心虛,顧左右而言他)
2.美國“紙老虎”的真面目暴露無遺
全球化的今天,關稅戰就是一把雙刃劍,美國推出的關稅政策,不僅沒有贏得貿易優勢,反而暴露出其政策上的短板。很多國家開始意識到,美國所宣稱的強硬手段建立在不穩定的政治基礎之上,盲目跟隨美國的政策可能會帶來不可預見的后果。
面對美國不斷施加的壓力,中國選擇主動出擊,通過揭露與批評,引導國際輿論走向。這種策略,不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更是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如何在強權政治中,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中國通過戰略上的洞察力和耐心,讓世界看到了美國的弱點——即使實力不可小覷,但在國際規則和秩序的維護上,已經難以完全掌控局勢。
(打關稅戰遲早會拖垮美國)
美國想要通過貿易戰來遏制中國,但這次會議的結果似乎表明,中國不僅站穩了腳步,還成功地將全球注意力聚焦到了美國政策的不合理性上。這也是為什么,會有80多個國家的代表愿意出席這樣一個非正式的會議:因為透過其中,他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一種打破強權獨大的可能性。
3.日韓和美國唱反調,給中國送上“定心丸”
面對中國的高調批評,美國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特朗普政府在關稅爭端中采用的策略之一,便是試圖號召全球各國一同孤立中國。然而情況出乎了特朗普的預料。
美國一些關鍵盟友,如日韓等國家,迅速表態拒絕參與這種行動。日本明確表示不會追隨美國對華進行貿易施壓,理由很簡單:中國是其重要的貿易伙伴與原材料供應國。
同樣地,韓國也表態反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韓國強調不希望中美兩國競爭升級為“零和博弈”,他們需要的,是與兩國都保持良好的經貿關系。
(韓國拒絕跟隨美國政策,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這些表態背后,實際上反映了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美國傳統的政治影響力正在衰退。即使是它的盟友,現在也更傾向于根據自身利益行事,而不是盲目跟隨。
4.特朗普想孤立中國,卻給美國挖了坑
日韓兩國的這一系列動作,其實反映出對中美貿易戰更深層次的洞察力與判斷力。他們意識到,在全球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任何單邊主義與對抗性的策略都可能帶來不可預料的后果。尤其是在經濟問題上,孤立某一大國只會損害區域乃至全球經濟的穩定與增長。
事實上,日韓的表態與行動,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塑造了新的國際貿易格局。通過堅守平等互利并堅定捍衛自身經濟利益,這些國家正在為全球提供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即如何在大國博弈中以柔克剛,尋求雙贏。
(美國正在被全世界孤立)
諷刺的是,美國這一系列操作,不僅沒有成功地孤立中國,反而讓自己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針對美國關稅政策,歐盟對美國農產品、奢侈品征收報復性關稅,東盟國家也試圖繞開美國主導的供應鏈體系。
一個又一個國家表態,不愿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特朗普的這場關稅戰終于還是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