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團外賣柜因“拒絕其他平臺騎手使用”的傳言被推上風口浪尖。
4月21日起,社交媒體上出現多組照片與視頻,顯示部分外賣被放置于美團外賣柜外的地面,而非存入柜內。評論區隨即出現“美團限制京東騎手使用外賣柜”“掃碼入柜將導致賬號封禁”等傳言。對此,美團本地外賣柜運營團隊迅速回應,明確表示“外賣柜向全行業騎手開放”,并邀請媒體實地核查。
盡管美團做出了迅速回應,但這一事件折射出外賣行業競爭格局的微妙變化,以及配送基礎設施共享背后的深層矛盾。
美團外賣柜自2020年啟動建設以來,已覆蓋全國超100個城市、鋪設2萬個點位,累計投入超10億元。其開放策略并非偶然,而是基于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尤其是在寫字樓、醫院等封閉場景,騎手平均節省5-8分鐘/單,日均配送單量提升15%。并且,多平臺共享同一基礎設施,避免了重復建設。此外,開放策略打破平臺壁壘,推動行業從“零和博弈”轉向“協同發展”。
盡管開放政策具備戰略意義,但實際操作中仍暴露不少矛盾,包括騎手時間壓力與操作成本、資源分配不均等等。
尤其是,據第三方機構測算,美團的單個智能柜日均運營成本約50元,按現行收費標準(0.3-0.5元/單),只有在使用率達到80%以上才能實現盈利。為了避免為競爭對手做嫁衣,又需要擴大用戶基數攤薄成本,美團選擇有條件的開放,包括通過技術接口設置、支付流程設計等隱形門檻維持競爭優勢。
這場外賣柜風波恰似一面棱鏡,折射出即時配送行業從野蠻生長向規范發展的轉型陣痛。當市場規模突破萬億門檻,行業競爭必須升維至生態共建層面。
隨著技術迭代與政策完善,外賣行業的競爭焦點或將從“市場份額爭奪”轉向“生態價值創造”,而這正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