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啾啾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前兩天,和幾個好久沒見的朋友聚了聚。
中年女人的聚會,大部分都在聊孩子。
其中一個朋友說,她認識的一個孩子,已經休學很長一段時間了。
這個孩子之前學習很好,各方面都很優秀,但是從去年開始,孩子突然不肯去學校了,無論父母怎么勸都沒用。
本以為,孩子休息一段時間就能調整過來,結果直到現在還在家里躺著,對上學提不起絲毫興趣。
這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一片愁云慘霧之中,不知道以后該怎么辦?
朋友說完這件事,在座的中年媽媽們,紛紛聊起自己身邊孩子的休學案例。
有人說,認識的孩子里,有的居然剛剛三年級就不想上學了。
坦白講,這一兩年,我也開始陸陸續續聽身邊人聊起自己家孩子不愿上學的事兒。
以前,我一直覺得,厭學、休學這樣的事,離我們的孩子很遠,可能只是極個別的案例。
但是當我聽到越來越多的人和我聊起這個話題,甚至身邊的親戚、朋友家也開始有孩子厭學、休學后,我才發覺,這好像不再是什么小概率事件了。
我回想了一下,我們小時候也會有不想上學、不喜歡上學的時候,但抱怨完了,還是老老實實去上學。
但現在孩子們的“厭學情緒”,似乎比我們那時候要嚴重很多。
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不想上學
“厭學”成了一個時代???
那天刷手機,正好看到了一個視頻,里面提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數據,說在過去的20年里,我國中小學生的厭學率達到了73.3%。
這是什么概念?10個孩子里,就有7個是不想上學的!
這個數字,像一記重錘,敲碎了老母親內心的平靜。
為了驗證這個說法,我特意問了啾啾,四年級小孩會有厭學情緒嗎?
沒想到,啾啾毫不猶豫地回答:“有啊,好多同學都說不想上學,覺得上學好累?!?/strong>
但好的一面是,至少她們班,到現在還沒有休學的孩子。
其實我是有點理解這代孩子的,TA們的確很辛苦,承擔的壓力也很大。
早上
7點起床,匆匆吃個早飯就要去學校,每節課40分鐘,下課后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學校也不太允許他們在室外活動。
好不容易等到放學,孩子們不是回家上網課,就是趕場上興趣班,學校布置的作業還得寫兩個小時,加上預習和聽寫任務,可能得
3、4個小時才能完成,班里一半都是近視的孩子。
算下來,每天10多個小時的強度,咱們標準的上班時間才8小時,現在的孩子們上學比上班都累。
當然了,各家的安排不太一樣。有的小學沒那么卷,但到了初中,任務量一起來,對孩子來說絕對是非常難熬的一段時間,厭學休學情況也會集中爆發。
網上有一份《2024兒童青少年抑郁治療與康復痛點調研報告》顯示:
“情緒障礙”首次確診的平均年齡是13.41歲,而“首次休學”的平均年齡是13.74歲,主要集中在14歲。
也就是說,很多孩子在確診情緒障礙后不久,就可能因為病情影響而休學了。
而且,這些休學的孩子中,很多成績都很好,他們原本有著光明的未來,卻因為厭學、抑郁,種種原因,被迫按下了暫停鍵。
更讓家長頭疼的是,厭學現象跟家庭的貧富、家長的學歷高低,都沒有太大關系。
前兩天,我看到北大設計人生主講老師王成的視頻,他跟妻子都是985畢業,結果兒子不喜歡學習, 后來他兒子連中考都沒參加,他跟妻子經歷了一陣絕望,最后也只能接受。
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最近,我還聽說北京兒童醫院的“拒絕上學門診”爆滿,許多家長帶著自家孩子前來求助。
醫生說,拒絕上學的現象,在初一和高三群體中較為常見,其次是初三和高一群體,這些孩子往往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部分孩子還會出現軀體化癥狀。
有的是因為學業負擔太重,有的因為人際關系問題,還有的因為家庭期望過高,不管哪種原因,直接表現出來的行為,很可能就是“拒絕上學”。
這可能是我們這代家長
需要共同面對的新課題
文章寫到這里,按理說,我是應該給大家提供一些解決方案的。
可是我設身處地帶入了一下,萬一哪天我的孩子不想上學了,我該怎么辦?
坦白講,我沒有答案。
只能說這件事落到誰身上都是一座山,都是對一個家庭的巨大打擊。
我也看過很多類似案例。
父母要么帶著孩子到處旅游,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的內心和情緒得以平復;
要么就是徹底接受孩子的躺平,但是躺到什么時候,最后結果,也未可知。
有人可能會追問,這件事到底是誰的錯?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也很難有一個特定的答案,只能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難題。
我們父母那一輩,有他們那一代的難題。
我們這代人也有自己的難題,我們趕上了時代的不斷變革,需要不斷去摸索新的答案。
往前看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參考,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到了我們孩子這一輩,時代會發展成什么樣子誰也不知道,也許他們的未來會被更具創新力的AI所替代,總之他們也會有自己要面對的新課題。
我很不愿意把孩子厭學,簡單歸咎于父母的問題,身為局中人,我太了解這代父母的不易,有多少人能真正體諒,這代父母身上背負的沉重壓力?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這一代父母肩上的擔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沉重。
白天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拼命旋轉,加班到深夜是常態,晚上回家還要擔起輔導作業這樣虐心又虐身的沉重負擔。
在孩子的教育上,這代父母也可謂盡心盡力,然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也常常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
生活的瑣碎更是如影隨形,柴米油鹽、日?,嵤?,每一件都不能少,每個人都要照顧到。
所以,我也不太喜歡“孩子在替整個家庭生病”這樣簡單粗暴的歸因。
厭學、休學的孩子越來越多,可能并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更多可能是這個時代的壓力,教育制度的競爭,家庭環境的期望等種種復雜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只能說,如果你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請先不要自責,也不要責怪孩子。
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大人也有不想上班的時候,只是我們更容易調整自己的狀態,換位思考一下,我們也需要理解孩子們的壓力,幫TA們尋找一些出口。
親近自然是一種不錯的調節方式,節假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也許換個環境,遠離了手機,親子關系還能拉近一些。
啾啾現在有點青春期預備期,跟個小炮仗一樣一點就著,有時候跟她說話我也氣夠嗆,但能怎么辦呢?
總歸是自己親生的,我能想到的就是多制造點母子間的“親密時光”。
所以清明假期那幾天,我帶啾啾和妹妹出了趟遠門去山間徒步,本來沒抱太大期望,沒想到意外收獲了幾天母慈子孝的快樂時光。
總之就是,我們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大后方,如果孩子發出了“求救信號”,那就陪TA一起慢慢找答案,也許轉機就在下一刻。
如果孩子的情況比較嚴重,不要猶豫,及時尋求心理老師或專業人士的幫助。
最后,我也想問問姐妹們,你家的孩子有過“厭學”瞬間嗎?
你是如何面對的?來評論區互相支個招。
關注三媽很久的姐妹都知道,我從啾啾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她報名參加各種夏令營,剛開始我和啾啾爸帶著她參加親子營到后來讓她自己參加單飛營。
去年暑假,因為呦呦也大了一點,我就把姐妹倆一起丟進了西班牙的夏令營,讓她倆玩了個痛快,我自己也獲得了短暫的解放,跑去爬了個山。
寒假的時候,我給啾啾報了游美的滑雪營,回來之后她一直跟我說還想再去,在她的軟磨硬泡下,我又給她報了一次。
這幾年給姐妹倆選夏令營,國內外各類大大小小的夏令營我接觸了不少,也積攢了一些給孩子選夏令營的經驗。
最近很多媽媽已經在給孩子規劃夏令營了,后臺有不少姐妹想讓我給大家推薦靠譜的機構。
在推薦機構之前,先跟大家說下這幾年我自己選夏令營的三個硬標準。
一,必須是老牌機構,因為不管是單飛還是家長陪同,安全性是首先要考慮的,老牌機構在各方面都經歷了時間的檢驗,無論是開營資質還是各項設施都比較完備;
二,老師要足夠專業,經驗足夠豐富,活動的設置也要科學有意義,因為游學營不是旅行團,還承擔了很大一部分的教育功能;
三,師生配比要合理,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照顧得到,體驗感更好,單飛營的師生配比最好在1:6以內。
基于以上的標準,在對比了市面上的各種機構之后,這幾年我給啾啾和呦呦選的一直是游美的營地。
巧合的是,幾年前我第一次給啾啾報游美的國際營,才知道 啾姥姥在北大教育學院上校長研修班的時候,和游美的boss是同學。我通過姥姥搭了一個橋,聯系上了游美,并且更為全面地了解了他們的情況。
游美是成立15年的老牌機構,有非常成熟的運營團隊,開營經驗可以說是行業的老大哥。
2023年的暑假之前,我也給三媽的讀者們組織過一次游美營的優惠團購。這次再來給大家推薦,我特意約游美的創始人在線下見了一面,細致地了解了游美目前在做的所有營地類型和路線,精心挑選了幾個我認為大家會非常喜歡的營。
有親子營、有單飛營,也有之前推薦過的國際營,目的地有我的家鄉貴州,還有桂林、川西、西雙版納、上海、千島湖、北京,有暑假營也有端午營,而且憑著和游美的交情全部給大家爭取到了最優惠的價格。
因為是夏令營,涉及到的內容很多,所以這次我專門安排了一場直播,直播的時間在5月8號晚上19:00-24:00,我會把游美的創始人James請到直播間,感興趣的姐妹可以先把直播預約起來。
另外,我也專門建了三媽讀者夏令營交流群,群里請了游美的老師給姐妹們答疑 ,也會具體介紹不同夏令營的區別以及具體的行程安排。
社群里給姐妹們準備了豐富的禮物,有海龜爸爸的
兒童護膚品,比如潤唇膏、面霜、洗面奶等等,還有出行必備的
雙肩包、露營杯、遮陽帽,只要進群參與互動就有可能拿到,另外,群內姐妹在直播間下單任意夏令營,還可以獲得專屬的下單驚喜,大家掃碼進群了解。
掃碼進群??
最后再啰嗦幾句,其實像游美這樣的老牌營地,完全不愁客源,這次給三媽的讀者推薦,他們也特別有誠意,有些已經售罄的熱門線路特殊新開了營期,但因為一期最多也就12-15組家庭,整體名額依然不太多,所以大家一定要進群,有感興趣的線路充分地提前了解,直播的時候就可以直接下單搶占名額。
當然,我也會在直播前寫文章詳細的跟大家介紹,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后續的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