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的佛山街頭,五金店老板正用手機查看德國訂單。 季華實驗室的警報突然響起,機械臂自動切換了生產模式。
沒人注意到這座城市已悄悄改寫游戲規則。 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 這個數字讓上海蘇州都回頭看了一眼。
街邊腸粉攤主可能手握三家工廠股權。 德國庫卡把中國總部設在這里。
特斯拉工廠的機械臂貼著佛山出廠標簽。 傳統陶瓷廠正在生產航天服內襯材料。
政府凌晨兩點回復企業郵件。 暴雨夜驅車12小時只為搶一個項目。
企業辦事流程被砍掉整整58%。 仙湖實驗室搞出零碳發動機。 卡車排氣管開始噴水蒸氣。
半導體微納平臺在孵化芯片狂人。 去年新增40萬經營主體。
相當于每天誕生1100個新老板。 美的集團說他們只管專心搞技術。
無水染色技術省下90%用水。 中藥配方顆粒實現全程掃碼。
連衛星技術都敢叫"佛山一號"。
沒有互聯網大廠的996福報。
車間智能機床24小時不眠不休。 這里把馬桶做成了萬億產業。
我個人覺得最震撼的是那份20頁方案。 從收到郵件到完成只用了6小時。 這種速度讓北上廣深都沉默。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6萬家。
密度是隔壁廣州的1.
3倍。 連華為都跑來合作智能家居研究院。 傳統產業在這里玩出七十二變。
針織廠轉型做宇航材料。
陶瓷生產線升級納米級著色。
招商團隊帶著濕漉漉的誠意談判。 技改項目最高獎勵2000萬。
"個轉企"居然能零跑動辦執照。 氨氫融合發動機正在測試。 未來大灣區天空會有佛山衛星。
中試基金專門給瘋狂點子買單。 這里每平方公里超10家規上企業。 工業用地供應量全省兩連冠。
去年技改投資增速沖到33.
7%。 沒有追逐元宇宙的喧囂。 扎扎實實升級每條生產線。
默默改寫全球供應鏈格局。 當別人在討論新質生產力時。
佛山車間正批量制造生產力。 這才是中國制造最硬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