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從業者年度必讀丨《教育科技這一年 :教育+AI新紀元》 火熱銷售中, 點擊 文末小程序購買!
多知4月26日消息,中公教育(002607.SZ)日前公布2024財年年報業績及2025財年一季報業績。
2024財年,中公營收26.27億元,同比下降14.89%;凈利潤1.84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2.09億元,扭虧為盈。
2025財年一季度,中公營收5.75億元,同比下降24.69%;凈利潤3999.45萬元,同比下降51.69%。
中公2024財年業績概要:
營收26.27億元,同比下降14.89%。
培訓人次1272716人,同比減少34.8%。
其中,面授培訓收入15.84億元,同比減少11.01%;線上培訓收入9.79億元,同比減少22.69%。
分產品來看,公務員序列營收13.97億元,貢獻總營收的53.19%,同比增長22.86%。
事業單位序列營收3.41億元,貢獻總營收的12.98%,同比下降14.17%。
教師序列營收2.36億元,貢獻總營收的9%,同比下降43.19%。
綜合序列營收5.89億元,貢獻總營收的22.44%,同比下降46.26%。
其他營收6275.42萬元,貢獻總營收的2.39%,同比增長60.98%。
毛利率59.66%,相比去年提升了超5個百分點。
凈利潤1.84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2.09億元,扭虧為盈。
扣非凈利潤7898.94萬元,上年同期扣非凈虧損2.14億元,扭虧為盈。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57億元,同比增長169.6%。
銷售費用5.59億元,同比減少20.04%,主要系其降本增效,使市場運營費用減少,銷售人員優化,人工支出相應減少所致。
管理費用3.95億元,同比減少19.89%,主要系其降本增效,使經營管理費用減少,管理人員優化,人工支出相應減少所致。
研發費用2.07億元,同比減少26.57%,主要系其降本增效,使研發費用減少,研發人員優化,人工支出相應減少所致。
合同負債18.73億元,同比減少12.59%,主要系本期將合同負債余額中的待退費負債重分類至其他流動負債。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公在全國擁有681個直營分支機構,同比減少13.03%,覆蓋300多個地級市及1500多家大專院校。員工人數7888人,同比減少29.1%。授課師資人數3324人,同比減少27.19%。研發人員人數610人,同比減少30.76%。
中公主營業務橫跨公共服務崗位招錄考試培訓、學歷提升、職業資格和職業能力培訓等板塊,提供超過100個品類的綜合就業培訓服務。近年來,其積極拓展業務版圖,已進入產教融合、鄉村振興人才培訓、人力資源服務等領域,更通過院校自建和并購、院校管理服務、專業共建等多種創新方式建立職業院校服務網絡。
2024年,中公進一步明確戰略定位,升級為“就業與再就業服務提供商”,構建人工智能教育與就業服務平臺,提供系統化、一體化的就業服務解決方案,推動就業服務從標準化向個性化轉型。
2024年,中公以管理層年輕化轉型為抓手推進組織架構升級,通過優化人員梯隊配置、建立動態考核機制,系統性重塑人才管理體系。報告期內,本輪變革聚焦于激活組織效能,帶動了直營網點產出比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個百分點,人效比同比去年大幅提升了51個百分點。
經歷過去三年的特殊時期后,中公表示深刻認識到行業整體發展受消費疲軟等因素影響而不及預期。基于此,2024年其繼續延續審慎經營策略,通過進一步推進精細化管理、全面縮減非必要開支等方式,著力提升企業盈利水平。下一階段,中公在經營基本面持續改善的基礎上,通過招生規模的有效擴張,促進主業的有效恢復。
在全力恢復主業的同時,2024年其洞察市場變化及自身優勢,確立了“就業與再就業服務提供商”的戰略方向,順應市場需求,成立中公AI就業子品牌。目前中公AI就業項目已簽下多項合作,并在江蘇、重慶、河南等地實現多個就業服務中心的成功開設,實現自身在下沉市場的市占率提升。
關于公考行業市場競爭態勢,中公分析認為,行業格局分化與整合趨勢并存。近年來,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頭部機構均在降低預期求穩求長遠,先后推出人員優化政策以應對市場需求下滑及競爭加劇。與此同時,公共人才招錄培訓從業人員卻在不斷增加,疊加小紅書、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的普及,大量個人IP工作室及地方機構由此快速產生,市場加速兩極分化。這些區域性中小機構通過低價策略搶占市場份額,加劇了市場競爭態勢。但中小機構缺乏統一產品標準,依賴個體師資的“老本”,在缺乏規模化研發及時更新補給的情況下,導致整個培訓市場交付水平的青黃不接,服務能力無法持續,由此在2024年,行業內也出現了一些中小機構經營不善甚至倒閉的情況。在就業難度加大的背景下,就業培訓試錯成本上升,對消費者來說,“教學質量敏感”勢必會戰勝“價格敏感”,低價非標化產品的平替效應會逐步出清,頭部機構的核心交付能力將得到重新驗證和需求傾斜,尤其在2025年國考將政治理論設為單獨考核環節,此類改革對研發迭代能力的高要求成為中小機構的瓶頸,而頭部企業則能憑借其研發優勢重固核心壁壘,在歷經短暫的市場份額被蠶食陣痛過后,加速整合市場,研發等優勢得到進一步彰顯。
關于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中公表示:
1、鞏固教研優勢,強化“主業”市場
中公認為,對于教育企業而言,研發才是一切事業發展的根本推動力,同質化產品及單一的拼價格顯然很難實現企業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下,中公將結合政策及市場動態,快速進行產品創新、優化及迭代,對新增就業需求進行更快的響應和更有力的承接,用研發帶動底層創新。
2、依托AI技術,構建數字化就業服務網絡
隨著城鎮化、人口結構變化和新就業形態的出現,就業服務市場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就業人群規模龐大且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鑒于對就業機會的把握,近年來,消費者不再將希望寄托于單一的培訓產品,更傾向于拉長預就業的培訓周期,選擇涵蓋多類培訓及指導的一攬子就業服務產品,包括公共人才招錄培訓、國企就業培訓、職業技能認證、資格證書課程、AI就業培訓、就業輔導等,核心訴求是“高質量就業”。
目前,在就業服務市場里,除人才招錄培訓行業的集中度相對較高外,其他多個細分領域(包括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教育、就業輔導等)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行業仍處于“供給分散”的藍海階段,市場需求推動頭部企業從單一的公共人才招錄培訓向綜合就業服務平臺進行戰略升級,為行業開辟千億級市場空間的新路徑。
中公表示深刻洞察市場變化及自身優勢,2024年確立了“就業與再就業服務提供商”的戰略方向,以培訓為切入口,借助AI賦能,構建人工智能教育與就業服務平臺,鏈接全國高校和縣城網絡渠道,為消費者提供精準化、系統化、一體化的就業產品服務體系。
3、通過行業整合,持續優化產品矩陣
就業服務培訓市場的規模龐大且高度分散,除人才招錄培訓行業的集中度相對較高外,其他多個細分領域(包括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認證、職業教育等)行業集中度仍然較低,頭部企業整合與拓展空間巨大。2025年,中公將從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出發,通過高效整合,持續豐富和優化就業服務領域的產品矩陣,為客戶提供就業、技能、留學、職業技能認證等多種可持續的就業服務選擇。同時,中公表示將深入客戶和產品的場景和服務,強化產品在內容研發、科技賦能等方面的底盤支持。
4、優化管理機制,促進經營效益提升
中公將繼續推進組織架構重建,促進經營管理提效。一方面中公將基于市場變化,從架構、機制、能力等方面進行季度檢視,對管理人員的職務、職級、薪級進行重新落位;另一方面持續推行以經營結果為導向、多元驅動、成果共享的激勵機制,讓其自上而下成為更強粘合度的利益共同體,激發內部創業精神,實現員工與企業共生發展。
5、平衡收入支出,提高盈利能力
2025年,中公在財務管控上將繼續延續“穩健”風格,通過營業收入、可動用現金管理、審慎投資來維持收支相對平衡的狀態,壓縮一切不必要的支出,努力提升銷售實現造血,提高盈利能力。同時也將積極管控風險,推動企業回歸健康發展的運行軌道。
關于經營計劃與措施,中公提出:
1、激活經營,啟動組織架構的年輕化變革
隨著核心用戶群體逐漸向Z世代青年轉變,2024年中公啟動了組織架構的年輕化變革,對年輕人才“大膽用、積極試、主動淘”,從業務管理層,到教研、市場、銷售等部門的儲備干部都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以主動適應市場環境變化。2025年,中公將更加重視年輕人才,把年輕干部任用至重要崗位、儲備年輕干部將成為中公的核心工作之一。此外,中公將加大對各大業務區的經營授權,提升業務前線決策敏捷性,釋放業務區的市場拓展動力。
2、提升研發實力,推進研發革新
中公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優質的教研內容。2025年,中公將在提升研發實力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研發革新,以適應市場和學員的多元化需求。同時,為了保持中公在行業內的研發領先地位,中公提出了“研發隔代”戰略,選拔了一批具有敏銳政策洞察、市場洞察力和創新能力的研發人員,關注當前政策需求和市場需求,對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和教育需求進行深入研究和預判,從而提前布局和研發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產品和服務。
3、持續保障對研究開發和AI等技術的投入
中公持續通過前沿技術應用與教育行業場景深度融合,推動教育產品及服務的數智化升級。中公抓住新技術浪潮帶來的新機遇,2023年推出的數智人教師“小鹿”,累計服務超百萬學員人次;2024年,基于大模型技術,中公自研了中公“云信”垂直大模型,并完成了DeepSeek系列模型部署,優化客戶服務體驗。2025年,中公將持續加大對AI的研究和投入,重點聚焦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和重點領域,研發AI就業智能硬件、就業線上服務平臺、數據中臺等,助力就業服務培訓市場供需矛盾緩解。
4、加速下沉,AI就業布局將提速
2025年,中公將提速布局AI就業業務,通過靈活整合高校及縣城資源,以更具競爭力的服務和定價拓展更多下沉細分市場,實現業務規模增長與成本優化的良性循環。
5、加大新媒體推廣力度,拓寬服務人群
在營銷推廣層面,中公將擁抱新形勢,通過加強對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推廣力度,結合直營教學點的覆蓋優勢,力爭實現每個教學網點覆蓋范圍內的新媒體賬號運營;拓寬服務人群。
2025財年一季度,中公營收5.75億元,同比下降24.69%;凈利潤3999.45萬元,同比下降51.69%;扣非凈利潤3985.32萬元,同比下降51.5%;銷售費用1.07億元,上年同期為1.58億元,同比減少32.06%,主要系降本增效,使市場運營投入減少,市場人員優化,人工支出相應減少所致;管理費用8821.22萬元,上年同期為1.14億元;研發費用3322.19萬元,上年同期為3581.68億元。
教育從業者年度必讀丨《教育科技這一年:教育+AI新紀元》火熱銷售中,點擊小程序購買?
掃碼加入多知新書交流群,共同探討教育+AI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