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元年(508年)三月,于皇后之子元昌夭歿,年僅三歲,傳聞為高英所毒殺。永平三年(510年)三月,世婦胡氏在宣光殿東北生下皇子元詡,被晉升為充華。宣武帝親自對胡充華所生的皇子元詡加以謹慎照料。為元詡選擇的乳母、保姆,都選取良家善養男孩的婦女。把元詡放在另外宮室撫養,不讓高皇后、胡充華撫育看護。延昌四年(515年)正月,宣武帝駕崩,孝明帝元詡即位。二月,高英作為皇帝的嫡母,尊為皇太后。
高英成為皇太后之后,想要害死孝明帝元詡的生母胡太妃。宦官劉騰是胡太妃的人,他請求于氏別所安置胡太妃,嚴加守衛。讓高太后有接近胡太妃的機會,胡太妃才安心。三月,隨著權臣高肇(高皇后的兄長)遭到北魏諸王的清算,高英被胡太妃制服,到瑤光寺出家為尼,法號“慈義”。神龜元年(518)九月,發生月食,傳為國母將崩逝。胡太妃拿高英擋災,在當夜秘密處死高英,尸體送還瑤光寺,以尼姑身份安葬。
3.宣武靈皇后胡仙真(?-528年):又稱靈太后,安定郡臨涇縣(今甘肅鎮原縣)人,司徒胡國珍之女。長得尤其漂亮?,氣質非常出眾,有“花容月貌”“氣質如蘭?”之稱。胡氏成年,經姑姑“比丘尼統”胡仙芝推薦,被召進宮。
宣武帝元恪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封她為承華世婦,掌管祭祀?。由于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妃嬪們都祝愿只生諸王、公主,不生太子。只有胡氏說:“天子怎可沒有兒子,為什么畏懼自己的死而使皇家沒有嫡長子呢?”永平三年(510年)三月,胡氏生下元詡。宣武帝元恪因寵愛胡氏,廢除了“子貴母死”的陋規,晉升胡氏為充華。
延昌四年(515年)正月,宣武帝駕崩。胡充華6歲的兒子元詡即位,為孝明帝,尊生母胡氏為太妃。高皇后想要害死元詡的生母胡太妃,宦官劉騰設法,不讓高太后有接近胡太妃的機會,胡太妃才得以安心。同年二月,尊皇后高英為皇太后,詔高太后的兄長高肇回宮奔喪,將其扼殺。高肇死后,孝明帝元詡尊生母胡氏為皇太妃。三月,胡太妃逼迫太后高英出家為尼,遷居金墉城。延昌四年(515年)八月,胡氏被尊為皇太后,是為靈太后。群臣奏請由她來臨朝稱制,輔佐幼主。九月,靈太后親理朝政。
靈太后最初臨朝聽政時,下令行事,群臣稱她為殿下。后來,靈太后改令為詔,群臣上書時改稱她為陛下,靈太后自稱為“朕”。將度僧權從寺院收歸國有,嚴格限制度僧數量。巡行四方,詢問民間疾苦,體恤孤兒寡母。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開放恒州銀山的禁令,與百姓共同使用。胡太后施行的各項措施,一定程度上對穩定局勢和社會發展有積極作用。北魏一度出現了“神龜、正光之際,府藏盈溢”的繁盛局面。
胡太后欣賞宣武帝的弟弟清河王元懌的才能,委托他輔佐朝政,比擬周公、霍光。元懌竭力匡輔,以天下為己任,輔政期間對北魏朝政大多有所匡正補益。胡太后卻癡迷元懌英俊的身姿容貌,逼迫元懌與她同房就寢,淫亂縱情,招致了天下人的厭惡。胡太后的妹夫元乂等人趁機誣告元懌企圖毒死孝明帝篡位。孝明帝年僅11歲,聽信了他們的讒言,處死了元懌。元乂與太監劉騰又偽造了胡太后的詔書,稱自己有疾病,遜位還政。胡太后被幽禁于北宮的宣光殿,宮門晝夜長閉,內外斷絕,史稱“宣光政變”。
正光五年(524年)秋,胡太后對孝明帝元詡和群臣說:“我當永絕人間,修道于嵩高(嵩山)閑居寺。”說完,就要削發。元詡和群臣大懼,叩頭泣涕,殷勤苦請。靈太后聲色愈厲,意志堅定。朝廷只好解除了兩宮之間的禁令,胡太后得以前往元詡所居的顯陽殿。孝昌元年(525年)四月,胡太后再度臨朝,將元叉貶為庶民,不久賜死。此時,胡太后的男寵鄭儼、李神軌、徐紇位居宮禁要職,淫亂傳遍朝廷,引四方非議。
孝明帝元詡逐漸年長,不僅對權力被剝奪深感不滿,還對靈太后及寵臣鄭儼等人的穢行極度厭惡,母子矛盾日益尖銳。孝明帝私下密詔大將軍爾朱榮進兵洛陽,助自己奪權。野心勃勃的爾朱榮大喜過望,立即發兵。胡太后得知孝明帝求助于爾朱榮,鴆殺了孝明帝。立臨洮王元寶暉的兒子元釗為帝。元釗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