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美妝再次迎來高光時刻。
據珀萊雅發布的2024年報,珀萊雅首次突破百億營收大關,成為中國首個跨入“百億俱樂部”的國貨美妝上市公司。
2024年珀萊雅全年營收達107.78億元,同比增長21.04%;歸母凈利潤15.52億元,同比增速達30%。這一雙高增長背后,是毛利率與凈利率的同步提升——71.39%的毛利率創下歷史新高,凈利率亦攀升至14.71%。值得關注的是,線上渠道貢獻了95.06%的主營收入,達102.34億元,同比增長23.68%,印證了全域數字化運營的成效。
對比行業格局,珀萊雅的增速遠超同期美妝市場整體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4%,而珀萊雅營收增速接近該數據的5倍。
珀萊雅的百億突破,折射出國貨美妝從“性價比”到“科技力”的質變躍遷。在行業增速普遍放緩的背景下,珀萊雅逆勢增長背后的戰略邏輯值得深度解碼。
產品為王:科技研發+大單品+多品牌矩陣
珀萊雅的業績爆發,離不開其“科技驅動產品”的核心戰略。2024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1.21%,連續三年保持雙位數增長。
在"重營銷輕研發"的行業通病中,珀萊雅連續三年超20%的研發投入增速顯得尤為可貴。229項專利技術中,抗衰老機理研究、頭皮微生態調控等領域的突破,讓源力面霜2.0等產品獲得IFSCC國際認證。巴黎科創中心的設立,更透露出整合全球研發資源的野心。
在產品端,珀萊雅主品牌貢獻了79.69%的營收,其中紅寶石精華、雙抗系列等明星單品占比超七成。天貓旗艦店GMV首次超越國際大牌登頂,抖音平臺國貨排名第二的成績,印證了"大單品策略"的威力。紅寶石、源力系列通過添加獨家成分XVII型重組膠原蛋白實現迭代升級,推動客單價提升至300元區間,直逼國際中端品牌定價帶。
零售商業評論注意到,這些產品的成功與當下“成分黨”崛起密切相關——2024年淘系平臺“重組膠原蛋白”搜索量激增210%,小紅書相關筆記超1.2億條,珀萊雅正是通過科技敘事搶占消費者心智。
多品牌矩陣的協同效應同樣顯著。2024年珀萊雅子品牌營收首次突破20億元(占比20.31%),標志著多品牌戰略初見成效。
其中彩妝品牌彩棠以“中國妝,原生美”為核心理念,全年營收11.91億元。與頤和園聯名推出“觀頤”系列,天貓旗艦店成交金額位列彩妝類目第二、國貨第一。王牌單品“高光修容盤”更是于2024年度在天貓、抖音、京東三平臺修容類目均排名第一,三色遮瑕盤在天貓、京東遮瑕類目均排名第一、抖音排名第二。
洗護品牌Off&Relax通過《亞洲人頭皮健康白皮書》建立專業背書,營收同比增長71.14%。除了升級“OR蓬松洗發水2.0”大單品,借助平臺IP&明星進行曝光破圈外,品牌還同步提升第二梯隊控油洗發水、修護洗發水,共同提升核心品類的市場占有率。2024年度,Off&Relax天貓雙店成交金額逆勢增長80%;Off&Relax抖音雙店成交金額逆勢增長超100%。
新興品牌原色波塔聚焦眼部彩妝,營收首破1億元,增速達138.36%,成為營收增速最高的品牌。2024年度,“波浪染眉膏”獲抖音平臺染眉膏類目排名第二,“原色回溯眼部遮瑕盤”獲天貓平臺遮瑕品類新品榜排名第一。
零售商業評論認為,這種“主品牌穩基盤、子品牌拓增量”的策略,既避免了多品牌內耗,又形成了抗風險護城河。當主品牌遭遇增長瓶頸時,子品牌可以接力成為新增長極。
渠道變陣:全域融合重構人貨場
珀萊雅的渠道布局暗合了美妝行業"線上效率+線下體驗"的融合趨勢。
線上渠道以95.06%的占比成為絕對主力。珀萊雅天貓旗艦店成交金額首次登頂美妝類目第一,抖音平臺位列第二,京東國貨排名第一,展現出多平臺協同的渠道韌性。
不同于傳統電商的流量打法,珀萊雅通過"店播矩陣+內容種草+私域運營"構建了立體化數字生態。在抖音平臺,通過分賬號運營(如抗衰專號、油皮護理專號)精準觸達用戶,達人矩陣合作覆蓋超5000名KOL,形成“種草-轉化-復購”閉環。
品牌組建了200人的內容團隊,將晦澀的科技成分轉化為“28天淡紋實驗”“顯微鏡下細胞對比”等可視化內容,硬核科普與情感共鳴雙管齊下。
盡管線上仍是主戰場,珀萊雅并未放棄線下“第二曲線”。通過入駐高端購物中心、打造“無限空間”沉浸式體驗店,線下營收逆勢增長7.35%。在“無限空間”體驗店,消費者能通過AI肌膚檢測獲得專屬成分報告,隨后在AR試妝鏡前體驗“一鍵換膚”。這種把實驗室搬到商場的手法,不僅帶來客流增長,更讓客單價大大提升。零售商業評論認為,當絲芙蘭還在用BA推銷香水時,珀萊雅已用數字化工具重構了美妝零售的“人貨場”。
這種全渠道策略背后,是珀萊雅對Z世代消費行為的精準洞察。艾媒咨詢數據顯示,58.8%的消費者關注產品成分,41.4%看重功效,這與品牌在社交媒體開展的"成分實驗室"科普內容高度契合。
在營銷層面,當國際品牌還在依賴明星代言時,珀萊雅已通過"回聲計劃"等社會議題營銷,將品牌價值觀植入年輕群體心智,實現30.22%的形象推廣費用投入換來23.68%的線上增速。通過情感共鳴,成功將流量轉化為品牌忠誠度。
行業變局下的挑戰和機遇
站在市場角度來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為5169.0億元,同比增長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0億元。
盡管珀萊雅已穩居國貨美妝第一陣營,但行業競爭格局正在加速重構。從線上銷售額TOP20品牌看,巴黎歐萊雅以134.74億元居首,珀萊雅以112.69億元緊隨其后,兩者差距縮小至22.05億元,但珀萊雅30.08%的增速遠超歐萊雅的個位數增長。本土陣營中,韓束以97.48億元位列第三,薇諾娜在敏感肌賽道市占率超20%,細分市場的“貼身戰”愈發激烈。
國際品牌的反撲亦不容小覷。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巨頭雖面臨增速放緩,但憑借高端線(如赫蓮娜黑繃帶面霜單價超4000元)仍把控著50%以上的高端市場份額。珀萊雅通過推出光學瓶試探高端市場,但其均價仍停留在200-500元區間,品牌溢價能力有待突破。
此外,國際品牌正以“科技+服務”組合拳爭奪高端市場,如雅詩蘭黛推出基因檢測定制抗衰方案,資生堂利用3D打印技術調配粉底液,絲芙蘭則通過AI皮膚診斷提升服務體驗。與國際大牌的較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珀萊雅已在抗衰老領域建立優勢,但需進一步突破生物技術壁壘。男士護膚、頭皮護理等細分市場增速超136%(艾媒咨詢數據),Off&Relax的防脫系列或成新增長極。情緒消費方面,香水品類預計2029年突破515億元,珀萊雅若切入這一賽道,可與現有產品形成協同效應。
全渠道融合仍是關鍵變量。抖音、小紅書等內容電商持續爆發,線下“體驗經濟”興起,珀萊雅需通過數據中臺打通全域流量,實現“爆品孵化-內容種草-私域運營”的閉環。在我們看來,在存量博弈時代,品牌應更注重用戶生命周期價值,而非單純追求GMV增長。
結語
珀萊雅的百億突破,不僅是企業里程碑,更是國貨美妝行業的價值轉折點。其“科技驅動+多品牌+全域融合”的戰略框架,為國貨品牌提供了可復制的增長范式。然而,面對國際巨頭的技術壓制與本土新銳的貼身競爭,珀萊雅若想實現“未來十年躋身全球美妝前十”的愿景,仍需在研發深度、品牌高度與全球化布局上持續加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