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寶安區蠔鄉東工聯會在沙井街道總工會的指導下,成功啟動“親子共吟,匠心傳承”文化培訓活動。活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創新性地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與吟誦藝術、漢服禮儀、家庭教育深度融合,吸引了來自20余家企業的30組職工家庭參與。這些職工家庭不僅是企業的中堅力量,更是工會聯系企業與職工的橋梁紐帶,通過活動進一步凝聚了職工文化認同感,展現了工會在基層文化建設中的獨特作為。
工會搭臺:以文化活動凝聚職工力量
蠔鄉東工聯會始終致力于搭建職工文化交流平臺,此次活動特別針對轄區內20余家企業的工會積極分子家庭展開。這些職工代表來自電子制造、物流服務、機械加工等多個行業,是企業中的骨干力量,也是工會工作的重要參與者?;顒油ㄟ^親子共同參與的形式,將傳統文化學習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既滿足了職工家庭對文化活動的需求,也為工會與企業、職工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新路徑。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職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夠與家人共同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增強工會的凝聚力?!毕栢l東工聯會主席表示,活動不僅是文化傳承的實踐,更是工會服務職工、聯系企業的創新嘗試。
吟誦經典:讓職工家庭成為文化傳承的主力軍
活動特別邀請吟誦非遺傳承人邵永玲老師擔任主講,帶領職工家庭吟誦《詩經》經典篇目,如《關雎》《無衣》《鹿鳴》等,感受古詩詞的韻律之美。同時,活動還融入了結合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原創詩詞,如《題新時代工匠精神》《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一百周年有紀》等,用平仄韻律傳遞時代精神。
“當職工家庭共同吟誦‘一鉚一釘事,堪彰大國風’時,勞模精神已悄然融入家庭文化。”項目負責人介紹,活動通過親子互動的形式,讓職工在陪伴孩子的同時,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價值與文化使命。
漢服禮儀:以文化體驗增強職工歸屬感
活動要求職工家庭統一著漢服參與,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禮儀導師的指導下,職工與孩子共同學習揖讓進退的規范,體驗唐代煎茶、宋代點茶、射箭蹴鞠等傳統活動,感受“衣冠上國”的文化自信。
“穿上漢服的那一刻,仿佛穿越時空,重新找到了文化的歸屬感?!币晃粊碜阅畴娮悠髽I的職工家長感慨道。“本以為詩經很難懂,想不到在吟誦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能背誦這些在平??春苌鷿奈淖帧E畠涸诳臻e時不經意就吟誦出的詩經內容,讓我感覺到吟誦真正的魅力。期望能有機會繼續學習吟誦?!被顒硬粌H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也讓職工家庭在體驗中增強了對工會文化的認同感。
情景劇創作:用職工故事講述文化傳承
活動的亮點之一是創作《灣區脊梁頌》這部彰顯“家國情懷”的情景劇。《灣區脊梁頌》情景劇以四幕樂章結構,展現灣區建設者從拓荒奠基到匠心筑夢的壯麗征程。第一樂章【夯基賦】中,職工用焊槍飛花與代碼奔流的意象,再現了灣區從灘涂到熱土的蝶變;第二樂章【百工圖】則通過腳手架摘星、流水線繡春的詩意表達,致敬勞動者在平凡崗位上的非凡堅守。
"焊花謝處木棉發,工匠血脈續炎黃"——第三樂章【奮進令】將勞模精神與家國情懷融為一體,當兩位寶安工匠吟誦"晨披霞光夜戴星"時,臺下多位職工代表深受觸動。最終,第四樂章【千秋匠】以"前人造舸,我鑄艦"的豪邁宣誓,將灣區建設者代代傳承的匠心精神推向高潮。
結業展演上,當職工和孩子們身著漢服齊聲吟誦《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時,現場掌聲雷動。這不僅是詩詞的復現,更是家國情懷的代際傳遞。情景劇視頻作為工會大思政課的一部分,在社區和企業微信群中廣泛傳播,成為工會文化活動的“新名片”。
從職工家庭到社區文化:工會作為的生動實踐
此次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工會聯系企業與職工的生動實踐。數據顯示,參與活動的職工家庭中,超過80%表示對工會的認同感顯著提升,65%的職工主動申請成為“吟誦文化志愿者”,將活動中學到的內容帶回企業。
“這些職工家庭不僅是文化的傳承者,更是工會工作的傳播者。”蠔鄉東工聯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探索更多形式的文化活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企業與社區中的傳播,為職工家庭提供更多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通過此次活動,蠔鄉東工聯會成功搭建起企業、職工與社區之間的文化橋梁,讓傳統文化在現代家庭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也為工會基層文化建設提供了創新樣本。當職工家庭在吟誦與禮儀中找到文化歸屬感,工會的凝聚力與影響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編輯:盧瑩
編審:余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