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睡眠障礙性疾病,長期失眠不但可引發焦慮、抑郁等癥狀的產生,同時也容易導致消化系統疾病,以及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中醫調治失眠優勢明顯,較受患者歡迎。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名老中醫疑難雜病專家、武漢國粹中醫院中醫特聘專家陳向榮主任,對失眠病因病機、臨床征兆、治法治則有深入研究和深刻把握,認為:失眠有虛實之分,實證多表現為氣滯、瘀血、痰火郁結;虛證則多表現為陰虛、氣虛、血虛。整體上屬于本虛標實、虛實夾雜。
從病機上說,正氣虛弱是失眠發病的根本,臟腑功能失調是發病的基礎。具體病因包括營衛不和、臟腑失調、心主神志功能下降(外感或內傷等因素可致臟腑功能失調,引起心神不安),以及環境、天氣的變化和生活環境的改變等。臟腑功能紊亂、邪氣阻滯、氣血陰陽平衡失調、神志不寧是失眠的基本病機。
根據失眠癥發病根本是正氣虛弱、發病基礎是臟腑功能陰陽失調這一特征,陳向榮主任在借鑒歷代醫家觀點、挖掘整理歷代治療失眠癥名方的基礎上,提出:中醫調治失眠,應遵循補虛泄實、辨證分型治則。通過中醫藥調理來恢復臟腑陰陽平衡,實現陰陽和諧、氣血平衡、神志安寧之目的。
陳向榮主任把失眠分為10個證型:痰熱擾心型、心火熾盛型、瘀血內阻型、心腎不交型、心脾兩虛型、心膽氣虛型、陰虛火旺型、脾虛濕困型、肝郁化火型、肝胃不和型。其中心脾兩虛型、肝郁化火型最為常見,究其原因,是因為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導致多數人心理、情感波動起伏,進而引發失眠的產生。
肝郁化火型引發的失眠患者,臨床表現多為夜寐不安、不易入睡或入睡后多夢易驚,平時表現為性情急躁易怒,舌紅、苔白或黃。肝主情志,調達氣機,如果情志不遂,七情為之所傷,則易出現肝氣郁結。肝失疏泄易傷及五臟,久郁傷神,可致心神不安而不寐。陳向榮主任治以疏肝解郁,很好地實現了養血安神之目標。
心腎不交所致的失眠患者,臨床表現多為心悸不安、心煩不寐、頭暈目眩,以及腰膝酸痛、五心煩熱、小便黃赤、舌紅少苔等。此類患者多因臟腑功能逐漸衰退、腎氣虧虛、氣血陰陽失調而難以入寐,故陳向榮主任在治療上治以交通心腎法,通過滋陰清熱達到交通心腎的效果。
痰熱擾心型失眠患者,臨床表現多為不易入睡或多夢易醒,甚而徹夜不寐,夜無睡意,并伴心煩易怒,以及頭重、痰多、胸悶,大便干結、舌紅、苔膩等。陳向榮主任認為情志不遂,憂思傷脾,可致脾失健運、痰熱內阻,一旦痰熱擾心,心神不安則夜不能寐,故在臨床上宜采取化痰清熱法,通過清化痰熱,達到除煩開郁之目的。
補虛泄實法治療失眠不但具有辨證精準、針對性強,療效確鑿等優勢,而且還能通過陰陽平衡調理,提高失眠患者的免疫功能,幫助患者解決亞健康問題,可謂一石二鳥、事半功倍。
【大夫檔案】
陳向榮
中國醫師協會《走進醫師》欄目年度入選專家
湖北省名老中醫疑難雜病專家
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抗癌藥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傳統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簡介】
陳向榮,出身于五代中醫世家,先后在安徽省中醫學院、北京中國科學院中醫研究院、解放軍九四醫院、空軍醫院等單位深造,從醫40余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京、津、滬、鄂等地工作幾十年,近20年來一直在北京中醫藥研究院等單位工作。她走過的大江南北就像一座優秀的移動醫院,為老百姓消除疾病帶來健康,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陳家五代祖傳著作《新編湯頭歌訣五百首》。
【擅長】
擅長治療月經不調、乳腺、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各種腦病,癲癇,記憶力下降,失眠,精神躁動不安,心臟病,三高、心腦血管疾病、肝病、腎病、胃病、消化道疾病、兒科、耳鼻喉疾病、風濕、類風濕、痛風、皮膚病等疑難雜病;以及肺癌、肝膽癌、食道癌,子宮癌、乳腺癌等各種腫瘤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