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類科技、制造、生活方式的大模型,殺出一個IPO。
作者 | 老高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
改變人類科技、制造、生活方式的大模型,殺出一個IPO。
投資家網獲悉,證監會官網近日傳出大消息,“AI大模型六小龍”之一的北京智譜華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智譜)正式向北京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這意味著,風風火火的AI大模型即將迎來行業內首個IPO。作為國產AI大模型領頭羊,智譜的成長堪稱“神速”。
這家2019年成立的公司,至今獲得19筆融資、投后估值達到30億美元(約218億元人民幣)。一家AI公司拿到19筆融資,放眼全球創投圈亦屬罕見。其VC/PE、產業資本股東,匯集了當下關注AI的“頂流”機構,它們一起參投智譜,只為國產AI大模型一飛沖天。
一
中國AI大模型融資最猛的公司,要IPO了。
智譜沖刺IPO的消息,還是挺讓創投圈驚訝的。自從DeepSeek覺醒以來,外界的焦點幾乎圍繞在DeepSeek身上,2024年火爆的“AI大模型六小龍(智譜、?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萬物、階躍星辰、月之暗面)”光芒漸漸被DeepSeek掩蓋。有投資人甚至在朋友圈表示,“國產AI大模型高度,看DeepSeek就行了”。也是在年初,月之暗面被曝出“大收縮”。
“AI大模型六小龍”的熱度突然下去了,取而代之的是“杭州六小龍(DeepSeek、宇樹科技、游戲科學、?群核科技、?云深處科技、強腦科技)”。誰都沒想到的是,熱度下去的“AI大模型六小龍”之一的智譜卻在2025年頂著“杭州六小龍”鋒芒殺出重圍,要去IPO了。
智譜究竟有何魔力能在國產AI大模型亂世中,先下一城?
相關資料顯示,智譜于2019年成立,由國內知識圖譜和大模型領域權威專家、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知識工程實驗室負責人?唐杰帶隊,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認知智能大模型是AI的主要分支,“以多模態交互、復雜推理和跨領域知識融合為核心能力。”
換句話說,智譜走的也是推理大模型路線。推理大模型在2025年特別熱,一方面是受DeepSeek提振。另一方面是,比著以美國知名獨角獸OpenAI為首的訓練大模型路線,推理大模型無需重復調整參數,硬件要求顯著低于訓練大模型(訓練需多GPU集群耗時數周)。
智譜成立6年間,合作研發了中英雙語千億級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GLM-130B,并基于此推出了對話模型ChatGLM、開源單卡版模型ChatGLM-6B。模型衍生層面,智譜打造了AIGC模型及矩陣,包括AI提效助手智譜清言、高效率代碼模型CodeGeeX、文生圖模型CogView等。
認知智能大模型的特點是“感知萬物”鏈接物理世界的用戶,再賦能各行各業。簡單來說就是,在大模型創新的路上,智譜相對完善、建立了大模型生態,率先把模型裝入商業化探索。
任何行業如果商業化迷茫,便是“耍流氓”。“頂流”VC/PE、產業資本瘋投智譜,看重的是AI商業化探索空間與資本回報。“AI大模型六小龍”里,智譜是行事低調,融資高調。
單智譜一家就吸引了投資機構對AI大模型幾乎傾其所有的押注。
二
19筆融資什么概念?
近10年,放眼全球創投圈都很難找到相似案例。資本對AI及中國AI的重視程度超乎想象。公司剛成立的2019年,智譜便拿到了中科創星、清華大學資管的40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后估值3億元。那會,AI大模型尚未形成風口,智譜就已經是AI大模型最有前景的項目。
2021年至2024年,全球掀起AI浪潮,大模型拔得頭籌,資本就像瘋了一樣涌入AI、大模型。2021年,智譜估值翻倍增長至8億元,引入達晨財智等本土創投圈首屈一指的VC/PE。2022年、2023年,君聯資本、啟明創投、美團、螞蟻集團、高瓴、騰訊、金山軟件、順為資本、紅杉中國、小米產投、好未來等中國“頂流”VC/PE、產業資本“天團”火速入場。
兩年時間,智譜又從8億元躍升至10億美元,估值翻了9倍。到了2024年,智譜估值從10億美元升至30億美元,一年翻了3倍。哪怕到了2025年,頂著強勢的“杭州六小龍”智譜仍在融資。在D輪階段拿到3筆合計10億元融資,給“AI大模型六小龍”爭了口氣。
技術層面上,“AI大模型六小龍”各有千秋,哪家都有頂尖科學家、科技人才帶隊。但智譜能獲得更多融資或為資本青睞的原因是,“科學且合理的股權結構”。根據智譜這次的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創始人唐杰、劉德兵通過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動人協議合計控制36.96%的表決權,無控股股東。也就是說,智譜不存在某“意見領袖”一家獨大的局面。
這種結構下,“創始團隊與資本”會進入一種“平衡”關系。既保留了創始團隊的主導權,又增強了資本的資金、資源整合能力。2024年,中國AI行業曾爆發了一次“爭斗”事件。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與“AI大模型六小龍”之一的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撕逼”。
事件核心矛盾源于分拆過程中?循環智能(楊植麟前東家)老股東利益分配糾紛?及前金沙江創投合伙人?張予彤涉嫌違規持股?問題。這件事在創投圈鬧得沸沸揚揚,鬧到了仲裁,兩邊隔空互懟。但這件事帶來的影響,間接導致月之暗面與阿里巴巴等機構的股權談判陷入僵局。
所以,合理的股權結構、穩定的團隊,對這類高度需要人才的公司格外重要,一旦“撕逼”,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就會耽誤很多事情。但智譜的股權結構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玩明白的。
如此之多的VC/PE、產業資本進來,公司還不“內訌”,唐杰技高一籌。
三
闖關IPO,智譜有備而來。
不久前,智譜對外發布了一款開源32B/9B系列GLM模型,涵蓋基座、推理、沉思模型,并在MIT許可協議下允許免費商用。其中,推理模型GLM-Z1-32B-0414實現了200 Tokens/秒運行,價格僅為DeepSeek旗下DeepSeek-R1模型的三十分之一,堪稱2025超級大殺招。
當前,大模型的技術領先,可成本同樣是個無法忽視的問題。基于DeepSeek,中國涌現出了以潞晨科技為首的算力優化公司。GLM-Z1-32B-0414的誕生,等于又把成本降低了一部分,順便降低了開發者的門檻,這樣一來,開發者對智譜的依賴度增強,推動了商業化落地。
據智譜披露,平臺商業化收入在2024年同比暴漲超100%,2024年前11個月MaaS平臺API收入增長超30倍。大模型商用滲透上,智譜應用到了新能源汽車、金融等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對大模型的使用程度較高,智能駕駛、軟件生態都離不開大模型做基礎。
當然,推動了商業化落地和完整商業化落地是兩個概念,這亦是大模型賽道的痛點。根據同行DeepSeek分析,“AI大模型面臨燒錢換市場的困境。”2024年,智譜收入3億元,虧損約20億元,包括模型訓練、算力采購在內的高額研發費用,是大模型繞不過去的投入。
可在賺錢水平上,投入與產出遲遲無法平衡。為了盡快攻克痛點,“AI大模型六小龍”也在嘗試多元化業務探索。比如百川智能轉向了商業化演變快的醫療行業。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打造的零一萬物放下面子接入了DeepSeek。可這也無法擺脫痛點,因為DeepSeek已憑借高性價比的開源模型搶占了市場。那么,現存市場空間會在DeepSeek之外進一步壓縮。
可能正是看到了,難。智譜在推出開源32B/9B系列GLM模型當月(4月)果斷啟動資本市場征程,向北京證監局提交上市輔導備案。VC/PE、產業資本的投入“有數”,這一波就是看誰先殺出重圍。進入二級市場,融資渠道就打開了,至少能把希望與機會托付給股民。
智譜19筆融資進來的VC/PE、產業資本也能喘一口氣,畢竟“海量”投資機構進入公司,也只能通過IPO的方式退出,其它方式很容易引起“內訌”與矛盾。若按估值30億美元計算,唐杰、劉德兵將收獲巨額財富,公司也會有更充足資金研究商業化落地及業務轉型。
智譜商業化是否跑在中國AI大模型最前面,不清楚。但它們顯然跑到了資本化最前面。
那么,你看好智譜的北交所IPO征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