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一篇福州土拍和舊改的規劃。
土拍內容
福州第二場土拍,推出2幅純商住宅,一幅位于江南CBD,一幅位于金山住宅區。
宗地2025-08號:位于江南CBD,面積22.77畝,容積率2.0,劃片: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一小學(原高湖小學)。
起拍樓面價9912元/㎡。
分析:對于這幅位于南二環的純商地塊,起拍價也跌到了1W不到,對于劃片,并沒有給出周邊市場認可度更高福高小初,相對而言吸引力下降不少。
對于這幅地塊的出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隔壁的宗地宗地2023-14號,新榕江和閱。
2023年新榕兜底拿下這幅純商,容積率2.2,樓面價12059元/㎡,目前項目給出的定位,也以偏剛改的板樓為主。
此前預計項目也會憑“鈔”能力,劃片福高小初,只不過目前隔壁地塊的劃片出現后,看上去概率小了不少。
如今更低樓面價,更低的容積率,下一場就要供應,只有一種情況,新榕兜底繼續拿下。
當然除了新榕,南側的后坂,在2023年那一場土拍,也供應了一幅純商,被榕發兜底拿下。
宗地2023-13號,容積率2.2,樓面價12042,備案高著公館,目前還未對外,按照目前南二環的市場來看,這兩個地塊,也基本沒有太多的利潤了。
宗地2025-09號:位于金山綠軸,面積15.95畝,容積率1.6,劃片: 金山綠軸一貫制學校(暫名)。該校目前尚未建成,適齡兒童暫時過渡在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三小學。
起拍樓面價13816元/㎡。
分析:對于金山住宅這幅純商地塊,一開始沒有給出劃片,相比于近期統一官宣的商住用地,略顯意外,很多給出的解釋是給予市場想象空間。
意味著如果有外來房企看上,可能會給出金閩小+金山中的劃片。
不管實際如何,最終給出的劃片和周邊項目一樣,只能說預期也下降了一些。
對于樓面價1.38W,周邊的綠軸地塊,從安商的龍湖天序,到最后的建發璽云,樓面價基本都在2W+。
當初每個樓盤給出的宣傳都是金山最后一幅住宅。
當初這些新盤的售價都在3W+,其中建發璽云精裝3.6W+成為頂峰。
今年初,大東海天樾給出特價2.6W,短時間就做到接近清盤。
雖然樓市下滑嚴重,奈何大東海天樾的表現也側面印證了這個區域2.6W還有市場,甚至可以說產品更好一些,價格還能再高一點。
這時候回到樓面價1.38W,比這些地塊便宜了8K左右,即便按照大東海天樾2.6W的熱銷價,這幅地塊也有利潤。
看上去誠意不錯的純商地塊,最終會如何?
目前看大概率又是國企兜底,這不禁讓人唏噓。
福州的市場,已經不是讓利問題了。
舊改規劃
今年福州舊改繼續推進,主要幾個巨型舊改都已經推進,分別是鼓樓的河南新村,臺江的寧化新村,晉安的環南新村。
前天發布了舊改地塊規劃,其中環南新村如下:
這幅200畝的巨型舊改被分成4幅商住用地+1幅教育用地,其中指標如下:
從指標的容積率推敲,地塊E-33,F-11,大概率是確定純商地塊,E-29是100%安商地塊。
最大的關注點是E-3地塊,到底安商比例會多少?
從當時的這個方案設計來看,E-3是被分割成多個地塊開發,其中僅北側一排是安置房,剩余大面積也是商品房。
不過對于從當時的方案,征遷建筑面積28.83萬方,僅給出80%安置,所以得出這個方案。
按目前的規劃圖:
E-29地塊:14.1萬方。
E-3地塊:21.63萬方。
兩個地塊合計35.7萬方,比征遷面積多了近7萬方。
參考一些當初的舊改情況:
從前幾個巨型舊改來看,最終安置房都高于征收面積,只不過有些地塊是基本貼平,一些地塊高出20%以上。
目前環南舊改,假如E-3地塊全安置,比例是124%,數據也在參考范圍內。
如果按照100%的比例規劃,E-3地塊更符合對半開的規劃,一半安置,一半商品房。
當時方案有個成本計算,基本出讓金和拆遷成本是持平的,如果加上規費等,實際都是虧損。
換言之,這么勞師動眾的背后,僅僅是做了虧本買賣。
相比于環南舊改,寧化新村的規劃相對簡單,僅一幅C-27的商住地塊,容積率3.74,面積75.9畝。
最大的關注依然是有多少商品房?
對于寧化舊改,僅看到寧化新村及周邊地塊擬征收面積約93畝左右,涉征約1784戶。
沒有看到拆遷的建筑面積多少方。
做個數據參考:
環南新村:約2871戶,建筑面積約27.97萬方,戶均97平
河南小柳:約3348戶,建筑面積約29.2萬方,戶均87平
南湖舊改:約3281戶,建筑面積約約23萬方,戶均70平
上海西新村:約3818戶,建筑面積約31.29萬方,戶均82平
做個參考,寧化建筑面積15萬方左右。
C-27地塊:建筑面積18.92萬方,扣除安置面積,僅不到4萬方,相當于比例21%,按照面積換算僅不到20畝。
不用做過多計算,這個舊改的結局比環南虧的更多。
盤點總結
對于福州目前的供應局面,其實略顯尷尬,不同于以前被詬病地塊太外圍,或者樓面起拍價過高。
從這一年多的供應來看,大部分純商地塊給出的誠意都不算差,不少還給出了周邊不錯的劃片加持。
上一場土拍,五四北的低容積率純商,甚至給出了起拍價不到1W的定價,這放在前幾年是難以想象。
奈何這樣的誠意下面,最終得到的答案,依然是底價成交。
下一場土拍,江南CBD、金山的兩幅地塊,大概率還是兜底結束。
這也會和五四北一樣,樓面價被錨定在一個更低的空間。
除了價格誠意外,這2年多鼓臺啟動集中舊改,也很大程度彌補了市中心的供應,不過從當初溢價成交到如今,降低樓面價還是兜底的局面。
這種場景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土拍的信心問題,還有財政問題。
近期的舊改可以發現,拆的區域,本身容積率越來越高,加上規劃的純商地塊,出讓樓面價越來越低,換言之拆遷的利潤是越來越低,甚至會出現虧本的財務情況。
只不過這種情況,并不是短時間就能兌現,無非是拖長周期。
這也就出現了近年不少安商房出現沒錢回購導致無法回遷等情況。
總而言之,目前的市場,供應端的問題比想象的大很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