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賓陽縣黎塘鎮的旗山礦自2023年初開工建設以來,因項目存在未征先用、用地程序違法,強占村民土地,強行開工,有村民被打傷,至今未有處理等問題,而引發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陸家勤被打傷照片
近期,該項目在開開停停兩年多的時間之后,再度開工采石時爆破山體,引起了距離礦區直線距離不過100多米沙古村村民的廣泛質疑。
該村近30戶村民反映,自礦山連續爆破采石以來,已有30多戶村民房屋墻體發生了開裂,其中部分村民房屋出現了下沉等現象。
從多戶村民房屋開裂的紋路和破壞程度來看,不僅有豎著的裂紋,還有橫斷紋、且上下擠壓所形成的斷裂特征明顯,故不符合自然開裂、下沉的特點,更符合爆破形成的沖擊力,對房屋所造成的破壞。
礦山用地程序違法,先用后轉,以租代征,多個訴訟仍在進行中
有關旗山礦的土地征用爭議,至今懸而未決,當地村民對礦山涉及的多宗用地,仍有多個訴訟在法院進行當中。
案涉礦山的用地分項目用地和配套建設用地。
其中,礦區占用公益林總面積為1265畝。在礦山啟動之前,系國家“二級公益林”保護區。
案涉礦山項目的征地、啟動時間是在,而1265畝的國家“二級公益林”調出保護區的時間是在項目啟動之后的。顯然,礦區用地的程序存在顛倒,程序違法。
更離譜的是,為了讓礦山項目表面上獲得了4000多名村民的同意,啟明村5名村民偽造了一份《土地使用合同》,僅以5人的簽名,加上啟明村委的配合,就非法代替了全村4000多名村民的意見,進而炮制了非法的村民退出公益生態的申請書,并于2021年12月29日,在沒有依法經過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同意,就將1265畝的生態林出賣給了交投公司。
再有,案涉礦山廠房、設備、配套生產所占用面積高達100多畝,其中大部分為當地村民的自留地、有權屬證明的耕地,以及村民耕種多年的集體林地。
實際上,該部分土地至今沒有國家征用土地的批文,而是用“以租代征”的方式在使用,部分土地因村民不同意,至今沒有簽字出租而被礦區強行占用。
還有,為礦山配套的擴建公路,交投公司又毀田占地約54.57畝,其中基本農田為9.8畝。該部分土地,也沒有依法征用。
一村民指著礦區出入的牌樓稱,該牌樓占用了他家的幾分土地,至今都沒有簽字租給他們,被他們非法使用。
▲礦區大門土地沒有征用,被占使用至今
▲礦區設備場地大部分土地村民沒有同意租賃,被占使用至今
針對礦山配套的建設用地被非法侵占一事,啟明村多個家庭聯合將交投公司告上了法庭。
2025年4月11日,啟明村村民黃成勤等14戶,以家庭承包戶的名義起訴交投公司、第三人黃某旭、黃某進排除妨害糾紛一案在賓陽縣法院開庭審理。
在當天的庭審中,經過舉證質證發現,案涉14戶家庭承包戶的土地,擁有合法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在國家沒有依法征收的前提下,目前即使轉為建設用地,其權屬關系仍然屬于該14戶村民所有,故旗山礦無合法理由使用14戶村民的土地,屬于非法占用。
對此問題,交投公司的代理人也承認:“……存在先行占用了部分村民土地的情況”。
最新訴訟案件中,被告交投公司提交證據,反證其違法用地
在4月11日,黃成勤等家庭承包戶起訴交投公司礦山妨害糾紛一案中,交投公司為了證明其使用土地的合法性,向法院提交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賓陽黎旗山年產500萬噸優質石灰石建筑骨料項目農用地轉用的批復》(桂政土批函【2024】368號)、《賓陽黎塘旗山年產500萬噸優質石灰石建筑骨料及10萬噸干混砂漿項目用地勘測定界圖(01地塊)》,以及《賓陽黎塘旗山年產500萬噸優質石灰石建筑骨料及10萬噸干混砂漿項目用地租賃協議書》及付款憑證等幾份證據。
上述證據中的“368號批文”及“勘測定界圖”兩份證據,試圖證明本案所涉土地在內的啟明村的集體農用地7.1215公頃已轉為旗山礦項目建設用地。
對此兩份證據,村民的代理律師質證時駁斥:證據與本案沒有關聯性,不認可其證明目的,該批復程序嚴重違法,并且原告方也已經提出行政復議。上述批復是在原告不知情并且沒有給補償的情況下,就把原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嚴重違法。該批文是農用地轉用,在沒有政府征收批文的情況下,不發生權屬轉移,涉案土地承包經營權仍屬于原告,被告并沒有因該文件而獲得涉案土地的使用權。該批文的時間是2024年12月份,但是被告在2023年其侵占原告土地采礦,即使被告因該文件獲得使用權,但是在2024年12月份之前仍是侵權行為。
村民的代理律師還指出:證據“項目用地租賃協議書”,第三人無權簽訂該協議,因為原告擁有該土地的權屬證書,該權屬證書足以證明涉案土地屬于原告,被告在知曉原告擁有涉案土地權屬證書的情況下,仍然與無權第三人簽訂該協議,該協議是無效協議,該協議僅僅是租賃,不能改變涉案土地的農用地性質,被告在簽訂協議后改變該土地用途明顯違法。
目前,截至目前,本次訴訟案件的判決結果,法院仍未作出。
礦山石灰石儲量、品質均不符預期,被指前提立項論證不充分
實際上,旗山礦在用地問題懸而未決的同時,自2023年正式啟動兩年多來,基本上處于半閑置、疑似爛尾狀態。項目建設開開停停,偶爾也向周邊的用戶出售過一些骨料,但生產從來沒有正常過。
多名村民證實,交投公司自項目啟動至今,與村里簽訂的協議是每噸給村民提成0.6元的資源費,但至今一分錢都沒有兌現。
一從事石灰石投資的業內人士到旗山礦實地調查過后表示,該礦山的礦石品質一般,石灰石的純度、硬度不夠,雜質太多。
從已經被劈開的山頭可見,旗山礦的石灰石并不是整塊的大石頭,基本上是小塊石頭夾雜著大量的泥土,且小塊的石頭外部,還包裹著褐色、黃色的類似風化石。
業內人士稱,石灰石作為建筑骨料的標準是,石頭中鎂的含量不得大于8%,這是基于鎂含量對混凝土耐久性和抗凍融性的影響而設定的。過高的鎂含量會導致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出現膨脹、龜裂等問題,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此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從現場的石頭成分初步來看,整體來說,碳酸鈣的含量應該不及預期,該項目的立項、論證、勘探調查可能存在不夠充分的情況。
多名投資人敗退,某中字頭公司聯合體7.8億中標入局,項目前景存疑
實際上,旗山礦的礦石品質及開采難度,已經“勸退”了多名投資人。
2022年2月,交投公司取得旗山礦采礦權后不久,就引入了浙江秦某環境公司負責礦山的施工建設和運營。
結果,雙方合作沒有多久,秦某環境公司退出。
2024年間,廣西本地一公司進場試水。其結局是,該公司在投入數百萬元資金之后,發現礦山的礦石品質與預期的相去甚遠,投入與產出不匹配。結果在幾百萬打了一波水漂之后,也鎩羽離場。
2025年4月16日,廣西招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消息稱,交投公司旗山礦引入了某中字頭企業聯合體,以“設計、采購、施工、運營總承包(EPC+O)”的方式中標入局。
該次項目投標,以報價近7.8億元的高價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是次投標的核心是旗山礦“年產500萬噸優質石灰石建筑骨料及10萬噸干混砂漿項目”。
按照該項目的設計生產規模,周邊的市場容量能否吃下如此規模的產量,一度成為市場的擔憂與顧慮,也因此,該項目的投標人7.8億投資能否回本,礦山又是如何運營實現盈利,成了交投公司目前除了處理與村民用地糾紛之外,另一個最大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