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當好支點建設生力軍, 加快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直單位第十場,介紹咸寧財政聚財聚力支持打造武漢都市圈綠色發展重要增長極情況。
2024年,全市財政系統以“拼搶實”的作風克難攻堅,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財政答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5.68億元,可比增長12.1%,較全省高6.7個百分點;“三保”底線兜牢兜實,民生支出占比超78%,獲第四屆湖北省改革獎。
2025年,市財政部門聚力促發展,將落實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用好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預算內資金、兩重兩新資金支持“五大行動”,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支持產業倍增。統籌安排36.33億元,推進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支持“5+4”產業補鏈、強鏈、固鏈。統籌22.85億元,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發展,力爭今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超17%。
——抓實政府投資。統籌安排57.83億元,支持長江引水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國際陸港、“養心谷”潛山片區文旅康養融合發展等項目建設,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
——支持提振消費。統籌安排20.98億元,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落實國補政策,發放消費券,推動商品“以舊換新”、房地產回穩向好,大力拓展健康、養老、托幼、家政、文旅等服務消費,打造新的消費場景和消費業態,支持餐飲服務、現代物流、商貿、文旅融合等發展。
市財政部門聚力惠民生,將優化財政業務流程,減環節、壓時限、優作風、強服務。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直達資金直接惠企利民,批復資金免申即撥,投資評審提速50%以上,政府采購隨到隨辦。繼續派出86名財政監督指導員,深入165家預算單位監督指導,力促資金快撥、快用、快周轉。
同時,用政府緊日子換老百姓好日子。去年,我市在全省市州層面率先出臺“過緊日子”負面清單,規定14個方面40條“不能做”事項,收效較好。今年,一般性支出繼續壓減10%。壓減、統籌的資金全部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投入,確保民生支出只增不減、兜底水平只增不減、基層保障只增不減、支持發展只增不減。
(記者?龐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