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發家的“醫美三劍客”正在失勢。曾幾何時,玻尿酸幾乎是醫美填充領域的絕對霸主。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被廣泛看好,稱為“醫美三劍客”。但成也玻尿酸,敗也玻尿酸,如今隨著童顏針、少女針等越來越多新材料的涌現,“醫美三劍客”遭受巨大沖擊。財報顯示,“醫美三劍客”業績增速降至個位數、凈利潤暴跌。
廖木興/圖
玻尿酸式微,“醫美三劍客”風光不再
“醫美三劍客”中,愛美客因其超過90%的毛利率,曾被稱為“醫美茅”,最高市值達到過1774億元,如今4月28日收盤時創業板市值為525.09億元。
愛美客的當家產品“嗨體”曾憑先發優勢創造了醫美神話,但是隨著同類新產品的獲批、新材料的可替代使用,產品優勢逐漸消失,原本終端價格3000元+的“嗨體”,如今只能少賣1個“0”。愛美客的另一款醫美明星產品“濡白天使”,雖然也沾了童顏針的光,但仍未跳出玻尿酸賽道,在短暫走紅過后,并沒有帶來市場的偏好。
2025年一季度,愛美客營業收入6.63億元,同比下降17.90%;歸母凈利潤4.44億元,同比下降15.87%;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減少37.99%,顯示主營業務的造血能力減弱。
被稱為“玻尿酸第一股”的華熙生物2024年年報顯示,營業收入53.71億元,同比下滑11.61%;凈利潤1.74億元,同比下滑70.59%。2025年一季度營收10.78億元,同比下降20.77%;歸母凈利潤1.02億元,同比降幅達58.13%,顯示業績加速惡化。
實際上,這三年來華熙生物凈利潤每年都在下跌。與2022年比,華熙生物凈利潤已暴跌82%。2024年四季度,更是發生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季度虧損,凈利潤為-1.88億元,同比下滑340.24%。
業績惡化帶來股價下跌。自2021年7月以來,華熙生物股價便一路下跌,從最高的313.1元下跌至43元附近,跌幅超過了85%,近期股價已經跌破發行價。巔峰時期,華熙生物市值1500億元,但如今僅剩下200多億元。
公司內部管理的不堪,也擺在了臺面上。2025年3月3日晚,華熙生物發布了一篇題為《從嚴治理組織、重返業務一線、重回創業狀態——趙燕內部講話全文》的文章,公司內部腐敗被公開化,不得不“刮骨療毒”。華熙生物如今處于動蕩和混亂中。
昊海生科最初業務領域在骨科、眼科,玻尿酸在醫美領域走俏后,昊海生科也開始了自己的醫美事業,并一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擠入“醫美三劍客”。然而,一直抱緊玻尿酸的昊海生科,在玻尿酸式微時,幾乎沒有別的可拿得出的醫美產品來彌補業績的下跌。昊海生科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6.19億元,同比下降4.25%;歸母凈利潤為9031.21萬元,同比下降7.41%;扣非歸母凈利潤為8847.47萬元,同比下降7.08%,顯示主營業務的短期修復不足。其中,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占營收44.30%,但骨科、眼科等傳統業務增速疲軟(2024年骨科產品營收僅增長1.64%)。
再生材料成注射醫美新貴
玻尿酸不再受捧,以玻尿酸為主要業務的“醫美三劍客”無一例外明顯受挫。近年來,隨著新型填充材料的不斷涌現,行業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
摩熵咨詢數據顯示,隨著醫美新材料如以PLA(聚乳酸)為主要成分的童顏針,以PCL(聚己內酯)為主要成分的少女針,以及羥基磷灰石等再生材料的涌現,玻尿酸的市場份額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占比已從2021年的42%跌至2024年的36%。這幾款新型材料均被歸為醫美再生材料,即通過惰性材料刺激自體膠原再生,中長期降解。
我國第一款童顏針在2021年獲批,目前國內已經有五款獲批上市的童顏針,形成“五強爭霸”格局。僅2024年,就有江蘇吳中的艾塑菲、高德美的塑妍萃、普麗妍旗下的普麗妍三款童顏針獲批。童顏針售價高,市面上的童顏針銷售價基本在1萬元/支以上,有些情況需要注射好幾支。有業內人士表示,童顏針國內的市場體量(以出廠價計)在2021年為1億元出頭,2024年預估超30億元,未來5年左右會達到百億元市場規模。
然而,“五強爭霸”的局面預計不會持續太久,后起之秀將加入童顏針蛋糕的分食大軍。據了解,四環醫藥、樂普醫療、尚禮生物、華東醫藥的童顏針產品預計2025-2026年上市;杭蓋生物、西宏生物、康哲藥業的童顏針處于注冊申報或臨床試驗階段。
除了童顏針,國內在2021年也批準上市了第一款少女針,為進口醫療器械艾克蒂思AQTIS Medical旗下的伊妍仕,在國內由華東醫藥全資子公司欣可麗美學代理銷售。去年8月,山東谷雨春旗下的少女針成為第二款國內獲批的少女針,亦是首款獲批的國產少女針。四環醫藥旗下渼顏空間科技(吉林)有限公司的少女針于近日獲得批準,成為國內第三款少女針。
而羥基磷灰石因其硬度高,在推崇“骨相美”的當下,成為再生領域的潛力材料。但實際上,部分含羥基磷灰石成分的注射劑,在正正當當獲批用于醫美前,通過打擦邊球使用在醫美終端,實際上是將骨科的羥基磷灰石“超適應癥”應用到了醫美領域中。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場需求的升級,羥基磷灰石也于今年迎來了重大突破,一個月內兩款產品相繼獲批:今年2月17日,國內首款醫美用羥基磷灰石填充劑——上海摩漾生物的Aphranel優法蘭獲批;梅爾茨北美公司的進口同類產品Radiesse瑞德喜則于3月7日獲批。
更多新型材料將顛覆醫美注射劑市場格局
瓊脂糖、PDRN、絲素蛋白等注射醫美新材料也在等待時機冒頭。
瓊脂糖號稱“玻尿酸替代品”,是一種從大型海藻中提取的天然線性高分子多糖,相比玻尿酸,具有更強的塑形能力和更持久的填充效果,且沒有玻尿酸易吸水膨脹和移位的特性,注射效果更加穩定可控。首款獲批上市的醫美瓊脂糖花落蘭州生物代理的產品Algeness VL“瓊脂糖面部注射填充劑”。此外,國內企業貝融生物聯合旗下花瓣生物共同開發的注射用瓊脂糖凝膠AG15目前已進入臨床階段。
除了上述兩款已經正式獲批的產品外,已進入臨床或上市申請階段的PDRN復合溶液、拿到械Ⅱ證的絲素蛋白等新材料也在加速進場,開搶械Ⅲ首證。
近日,江蘇吳中宣布PDRN復合溶液產品完成全部臨床受試者入組,預計于下半年提交上市申請,2026年內有望獲批,成為國內首個合規PDRN械Ⅲ產品;瑞吉明生物也于日前宣布旗下人工合成PDRN產品中試成功。而星月生物更是在今年連續兩款絲素蛋白凝膠產品“絲素蛋白醫用凝膠”“醫用絲素蛋白復合凝膠”拿到械Ⅱ證。
截至目前,國內醫美市場合規的醫美用注射材料品類已達7種,包括玻尿酸、肉毒素、膠原蛋白三大傳統品類,PLA、PCL兩類再生材料,以及此次獲批的羥基磷灰石和瓊脂糖兩款新材料。其中,玻尿酸已獲批70多款,肉毒素有6款,膠原蛋白有7款,PLA類再生材料5款,PCL類3款,羥基磷灰石2款,瓊脂糖1款。
當然,“醫美三劍客”并不甘心就此讓出市場份額。行業觀察人士認為,通過技術研發、技術創新、細分賽道深耕、渠道轉型和全球化布局,醫美企業仍能突圍,找到更多業績增長點。
愛美客在研項目覆蓋再生材料、膠原蛋白、肉毒素等前沿領域,自主研發的“醫用含聚乙烯醇凝膠微球的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預計于近期上市銷售,成為國內首個國產下頜填充產品;通過收購韓國REGEN公司等加速布局全球市場。華熙生物投入超1億元布局再生醫學、膠原蛋白等前沿領域,加速新產品研發;依托微生物發酵技術優勢,加速開發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如PDLLA),降低對玻尿酸的依賴。昊海生科通過海外生產基地(如韓國REGEN Biotech)布局國際化渠道,緩解國內市場競爭壓力。
銘豐資本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型材料的獲批是必然的,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材料獲批,不但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市場也不再只被幾家上游龍頭公司壟斷。雖然不斷冒出達到醫美新型注射材料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但商業化能力仍需時間驗證。
采寫:新快報記者 梁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