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言語習慣,其實藏著他深層的性格。
尤其是“謝謝”這種詞,看似簡單,卻不是誰都能說得出口的。
現實里,那些總是把“謝謝”掛在嘴邊的人,往往更有分寸感、更懂尊重。
他們不是軟弱,而是教養深入骨子里,不拿別人的好當理所當然。
如果你身邊也有這種人,恭喜你,你遇上了品行難得、溫和可親的人。
他們多半屬于下面這3類,基本不會錯。
01
內心溫暖、為人感恩的人。
現實里,真正心里裝著別人的人,是會表達感恩的。
他們不覺得別人幫自己是理所當然,哪怕只是小事,比如讓了一下座位,遞了一杯水,他們也會認真說一句“謝謝”。
這樣的人,看起來話不多,但每一句都真誠得讓人舒服。
他們不吝嗇感激,也從不會高高在上。
他們覺得,每一份好意都值得回饋,每一份幫助都值得銘記。
我認識的一個阿姨,做事很干脆,但習慣凡事道謝。
有一次她家鄰居幫忙收了個快遞,她第二天就親手做了點小吃送過去,說:“謝謝你,真是麻煩你了。”
這一來一往,鄰里關系越來越和諧。
人到了一定年紀才會明白,有些人的“謝謝”,不是客套,是修養,是心里有你。
02
家庭教養好、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一個人愿不愿意說“謝謝”,很多時候,跟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小時候父母如果經常教他說“請”“謝謝”“對不起”,這個習慣,就會潛移默化地伴隨他一輩子。
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快節奏又充滿戾氣的社會里,一個愿意主動道謝的人,往往更受歡迎。
他們讓人感到舒服、有邊界、有溫度。
我樓上的一個姐姐,工作干練,人也果斷,但從不吝嗇感激。
同事幫她遞個資料,她會點頭說“謝謝”;保潔阿姨打掃辦公室,她也會說“辛苦了,謝謝你”。
她說:“尊重別人,是我父母從小教的規矩。”
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在哪兒都不討人嫌,反而到哪兒都有人愿意幫他。
因為他從不讓人感覺被“利用”,而是被“尊重”。
03
性格細膩、情商高的人。
有一類人,說“謝謝”不是因為刻意,而是因為他們性格細膩、情商很高,知道什么場合該說什么話,什么時候該表達感謝。
他們總能在合適的時機,給人一點溫暖,也讓人如沐春風。
你幫他們一個小忙,他們能記很久;你說了一句善意的話,他們也會認真回應你一句“謝謝”。
我有個朋友,跟誰都相處得好。
說到底,她最大的優點,不是能說會道,而是善于讓人感覺“被看見”“被在意”。
一句輕輕的“謝謝”,傳遞的不是禮貌,而是溫柔,是你不說我也知道的體貼。
現實里,這樣的人,往往也更懂得換位思考,朋友多,關系穩,人緣好。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