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美國彭博社報道,多位現任及前任日本政府官員透露,鑒于中日貿易關系的重要性,日本計劃抵制美國將其納入一個所謂“反華經濟同盟”的任何企圖。彭博社稱,與一些國家一樣,日本正試圖通過解決美方在汽車、農業等美日雙邊貿易領域的關切,爭取從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中獲得永久性豁免。上述匿名官員表示,日本正努力在90天的關稅暫停期結束前與美方達成協議。其中還有人稱,日本希望能在6月的七國集團(G7)峰會前后敲定協議。
其中一名官員補充稱,日本已多次向中方表示,在芯片相關出口及半導體限制問題上,日方立場與美國并不完全一致。在日美首輪關稅談判前,負責與日本及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國將尋求與盟國達成協議,彭博社隨后披露,特朗普政府正準備在關稅談判中向希望取得美方豁免的國家施壓,要求其限制對華貿易往來。對此,日方認為,美國方面任何要求日本減少與中國經貿往來的要求,都可能對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特朗普(資料圖)
在中方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反制后,緊接著有消息透露,美國可能會要求其他國家在談判中提高對中國的貿易壁壘,甚至限制中國企業的轉口貿易,并將此作為減免關稅的交換條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早前就明確表示,美國的策略是先與各個盟國達成一致。可是,當前的局面卻遠不如美國預期。隨著日本等國家“陣前倒戈”,特朗普顯然無法拉攏起一個強有力的圍堵中國的貿易聯盟。日本的這種做法并非一時沖動,更像是在多種力量牽扯下,經過反復掂量后,暫時找到的一個平衡點。
石破茂政府在上臺之初,曾一度希望改善對華關系,以應對來自美國對日的打壓政策。不過,在美國新政府上臺后,威脅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所有伙伴加征關稅,石破茂政府迅速改變外交方向,重新跑到美國的陣營。這段時間里,日本頻繁介入臺海和南海局勢,充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反華“代理人”,導致剛剛有點起色的中日關系迅速重新跌入谷底。毫無疑問,石破茂調整對華政策的主要意圖,就是希望以犧牲對華合作為代價,換取美國給予日本關稅豁免。
石破茂(資料圖)
如今美國各大商超貨架已經被搬空,民眾連最基本的消費品都買不到,許多中小企業瀕臨破產,就連共和黨內部也出現反對浪潮,這次特朗普終于慌了,接連釋放降溫信號。中方態度十分堅定,表示談判可以,誠意必須足夠。對此中國發出警告,對于拿中國利益做交換,進而換取美國關稅豁免的行為,絕對不會姑息,中方將堅決采取對等反制措施予以回擊,也就是誰要是與美國一條褲子,別怪中國不留情面,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中國手里有足夠的底牌。
截至目前,這么多國家中,只有韓國和印度,疑似在附和美國的心意,但也都各自有各自的理由。韓國企劃財政部又發布公告,決定自即日起對原產于中國的熱軋碳鋼或合金鋼中厚板征收為期四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直到今年的,韓國貿易委員作出肯定性初裁,建議對涉案企業征收臨時反傾銷稅。還有之前,美副總統萬斯訪印。印度突然宣布要對部分進口鋼鐵制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印度對此是為了保護本土的企業。總的來說,明面上,附和美國意圖的國家截至目前其實一個都沒有。
特朗普(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日本企業界的焦慮正逐步轉變為實際舉措。松下、三菱重工等企業加快對華投資新能源以及半導體生產線;而且日本水產協會派遣多批代表團奔赴中國,其目的實則是努力恢復對華的水產品出口。日本的“抵制”這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同時也是全球貿易秩序重構的一個重要風向標。當美國企圖通過關稅來分裂其盟友的時候,日本以實際行動表明:在經濟利益的面前,沒有永遠一成不變的“盟友”只有永遠需要做出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