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影音玩家圈
細心的小伙伴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們玩的大多數音箱,箱體外殼都是MDF(中密度纖維板),當然其他材質也有,不同密度的纖維板、多層板、塑料、金屬、復合材料、甚至水泥……但都不是主流的材料。
然后密度板外面再貼個木皮,何不直接用實木?
同樣是制造聲音的設備,為啥鋼琴、小提琴之類的樂器大多都會使用實木材料,音箱卻很少用實木呢?今天老蝸牛就來說說其中的原因,當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說的“實木”是指沒有二次加工過的天然木材,說白了就是樹上直接切下來的整塊木板,“指接板”那種也不算。
我覺得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1、設計目標
即使是同款樂器,音色很可能也不一樣。因為樂器本身是一種個性化的,用于創造音樂的東西,比如吉他,需要用實木獨特的共鳴特性來豐富音色、增強韻味和表現力。
而音箱并不需要創造音樂,它需要極盡可能真實地還原錄音,這就要求箱體密度高,諧振小,從而盡量減少箱體自身的共鳴,降低二次聲染色。
而大部分實木密度并不高,這就可能導致箱體產生嚴重的聲染色,這就不“HiFi”了。
有人說了,選用高密度的硬木呢?這就引入了第二個問題。
2、成本控制
紅木、金絲楠、紫檀之類的硬木的密度是上去了,造價也直線飆升啊,讓我這種家境貧寒的玩家怎么辦?
當然硬木也有便宜的,但是這就帶來了第三個問題。
3、一致性差
俗話說“榆木疙瘩——不開竅”,榆木、橡木之類的是便宜,但是這種木材經常會有結疤等問題。
另外大樹在生長過程中,每年會多一圈年輪。春夏樹木生長迅速,此時形成的細胞大壁薄,材質相對疏松;秋天生長慢,細胞小壁厚,材質比較致密。
這種密度不均勻的材料就很不適合作為音箱材料,它的共振頻率是不可控的,即使有優秀的材料也不多;而密度板就沒有這個問題,可以按照音響廠家需求大規模生產,整個材料的聲學特性、尺寸、形狀都人為可控,密度非常均勻。
4、加工難度
前面提到了成本問題,其實成本高除了材料本身還有個原因就是加工難度。
實木加工時要對木材進行干燥處理、精準切割、精細拼接等多道復雜工序,耗時長不說,還需要專業設備和熟練大師傅,增加的成本還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密度板的話就簡單多了,可以直接上流水線,輕松削切成任意形狀,隨意開孔、打磨。
5、穩定性和耐用性
家里有鋼琴的小伙伴應該知道,每年都要調音兩次。春秋溫度、濕度變化會導致 木質的琴身等結構形變,就需要做一些校正。
但是實木音箱沒辦法校正啊,更糟糕的情況是可能會像我家樓梯扶手一樣直接裂開……如果音箱漏氣了,自然嚴重影響聲音還原效果。
當然在生產之初,可以通過長時間的風干老化等手段改善,但是在溫濕度變化比較劇烈的地方還是有開裂的可能性,而且會導致生產周期變長,工藝更繁瑣,最終還是會導致價格往上竄。
而密度板、多層板等本身就相當穩定、耐用。所以你會發現,人造板材做的音箱用個二三十年都是很正常的事。
當然也沒有那么絕對,有些高端音箱廠家就是喜歡實木的優秀質感和魅力,堅持使用實木做箱體,優選高密度和均勻度的硬木、精心設計,甚至全手工制作,通過復雜的工藝處理來克服上述不足,當然價格也都不菲,專為最挑剔的客戶準備。
說白了就是只要錢花到位,什么問題都可以解決。但是對于大部分普通音響玩家來說,還是老老實實買人造板音箱吧,這玩意性價比更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