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八卦(ID:caijingbagua)
引言:人人都不看好你,而你卻偏偏最爭氣。誰也不曾想不到,去年出口最多的車企不是上汽也不是長安,而是一直被人們忽視的奇瑞。
2023年和2024年,可謂是中國汽車市場狂歡的兩年。
雖說國內價格戰卷得你死我活的,但也正是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在過去兩年,中國汽車的出口量一度超越了日本、德國,成為全球第一。
圖源:奇瑞
此次的功臣,是一直以來十分低調的奇瑞。2023年,奇瑞出口了93.7萬輛車。去年,奇瑞更是刷新了紀錄,出口了上百萬的汽車。
圖源:奇瑞QQ早期央視廣告
對于奇瑞,年輕人們對它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它那支“奇瑞QQ”的廣告宣傳片。但那都是老黃歷了,如今的奇瑞正在悶聲發大財。
海外當銷冠
油車才是奇瑞舒適區
可以說奇瑞的海外成績,就連比亞迪也望塵莫及。去年在某個論壇上,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表示一直想追比亞迪,但是越追越遠。
后面比亞迪副總裁何志奇回應道,其實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也正在追趕奇瑞。短短幾句話,讓人們看見了中國企業家該有的格局,奇瑞跟比亞迪這段對話也被網友們紛紛點贊。
回過頭看奇瑞的發家史,可以說是用年少有為、中年失意以及海外破局三個詞來概括。奇瑞用28年的時間,把一間破瓦廠房改造成世界500強。
2000年,奇瑞靠著“上汽奇瑞”的身份登上了國家車輛生產名錄,成為了國內為數不多可以生產轎車的廠家。
為了突出重圍,奇瑞把汽車的價格打到桑塔納、捷達、富康的1/3 。新車“風云”一經上市,就給賣爆了,為奇瑞賺了13億元。
奇瑞乘勝追擊,繼續推出旗云、東方之子等新車。并且在2002年的時候共同研發了18款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全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技術水平。
但從2011年開始,奇瑞的銷量開始下滑,其中,主打高端的瑞麟的銷量極其不理想。
即使在2012年的時候時候,奇瑞回歸“一個品牌戰略”,停售威麟、瑞麒兩款高端車型,也依舊不能挽回跌跌不休的業績。
直到后來,新能源車不斷占領中國汽車市場,奇瑞的表現也一直平平無奇。
與這個情況相當割裂的是奇瑞在國外的表現,早在2001年的時候,尹同躍就已經嘗試將汽車出口到敘利亞。
在發現海外市場的潛力后,奇瑞很快就成立了國際部,正式進軍海外。相比起同行,奇瑞這招可以說是早起的鳥有蟲吃。
奇瑞一開始的策略是利用低價的優勢,將汽車賣到汽車工業不發達的國家,比如埃及、智利等地方。就這樣奇瑞慢慢將自己的車賣到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并且在這些地方的汽車市場,奇瑞的表現十分優異。比如,巴西總統就曾將瑞虎8當成是自己的競選用車,還有人用自己的高價車換成奇瑞。
奇瑞還會根據不同的地區特性來對車進行升級。銷往中東的奇瑞就加強了內部密封性處理,防止有沙粒磨損車身零件。
國內新能源汽車卷生卷死,但不得不說的是燃油車才是奇瑞的舒適區,特別是在海外。
苦干20年只為上市
奇瑞六戰港交所
但成績相當亮眼的奇瑞,卻在沖擊IPO的路上一波三折。從2004年開始,奇瑞就一直在申請上市的路上一直狂奔。尹同躍從滿頭黑發一直熬到了頭發花白。
第一次申請上市是在2004年,那年奇瑞QQ爆火,讓奇瑞的業績直接起飛。這給了奇瑞沖擊港交所莫大的鼓勵,結果卻因與上汽的就糾紛被證監會勸退。
吸取教訓以后,奇瑞開始在內部進行了改革并且實施了多品牌戰略,終于在2007年的時候再次整裝待發。
卻沒想到遇到了金融危機,全球經濟衰退導致出口市場受到影響。就這樣,第二次申請上市宣布失敗。
吸取了前兩次的經驗和教訓,奇瑞第三次申請上市是在2016年,這次奇瑞沉淀了足足8年才再一次申請上市。
但是不出意外,奇瑞又失敗了。這次失敗的原因是新能源車型的銷量沒有達到預期,再加上股權結構問題。
后面的第四次、第五次申請上市,都以失敗告終。在這么多家車企中,奇瑞是為數不多還沒上市的老牌車企了。但奇瑞不語,只是一味填上市申請表。
今年2月份的時候,奇瑞再次傳來申請上市的消息。這兩年亮眼的成績,給奇瑞這次沖擊IPO帶來了更足的底氣。
從2023年開始,奇瑞的的成績開始突飛猛進。那一年,奇瑞的營收暴漲80%,突破了千億大關
市場對于奇瑞這次上市也是抱有極高的期待,并且給出了“有望獲得超過1000億元估值”的預測。
如果像預測所說的這樣,那么奇瑞將會是港股市場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IPO。
all in新能源
董事長喊出“不客氣”宣言
除了要沖擊IPO,奇瑞在今年還發布了全球混動技術戰略,同時帶帶來了續航超過2000公里的全新風云A8。看這陣仗,奇瑞是打算在今年全力補齊新能源短板。
尹同躍在會上表示,今年將會是奇瑞的“不客氣之年”,并且會ALL IN新能源、混動、增程、純電,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百花齊放。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的混動鼻祖正是奇瑞。在2001年的時候,奇瑞就有專門的小組研究混動。
在當時,這可以說是一件相當前衛的事,要知道比亞迪在2001年的時候才開始造車的。但如今,混動已經成為比亞迪DM的標簽。
然而,奇瑞的混動和比亞迪的混動還是有點差別的。前者是找了咨詢公司幫忙分析,后者完全是從0開始。
另外比亞迪一開始是搞電池的,最初搞插混也是以電池為切入點。而奇瑞在當時已經是個成熟的車企,在比亞迪還在研究造車的時候,奇瑞就已經能夠造出非常好的國產發動機。
所以說,比亞迪實際上是跨界搞車,但這也讓其面臨著更大的風險,還好混動給研究出來了,比亞迪也因此獲得了更大的回報。
在all in新能源這個事上,奇瑞是鉚足了勁瘋狂干。其新一代的鯤鵬擎混動專用發電機,可以實現48%以上的熱效率,以及搭載了600bar缸內直噴系統,將燃燒效率提高到27%以上。
總的來說,奇瑞把新一代鯤鵬發電機拉到了另一個高度。同時,奇瑞開始加量不加價,幾個系列的車型價格都采用了降價策略:
風云A8全系直降2萬;山海系列的補貼最高達到了2.6萬;ICAR現金直降2萬。
到了今年一季度,奇瑞新能源車的銷量直接起飛,超過了16萬輛。雖然說距離銷冠還有一定的距離,但已經邁出一大步了。
連續兩年世界第一
中國汽車出口反超日本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出口汽車數量為586萬,同比增長19%。這已經是中國連續兩年超過日本、德國,成為世界第一。
其中,奇瑞占了17%,出口數量114.45萬輛,創了中國車企出口的新紀錄;比亞迪則是去年海外銷售增長幅度最大的車企,同比暴漲了71.9%,達到了41.7萬輛。
上汽集團的海外戰績也是超過了百萬輛,除此之外,吉利、長安、長城等車企都在進一步布局海外市場。
曾經,日本汽車能夠成為世界第一,是因為其性價比和節油性能。從1980年開始,日本就一直穩坐世界第一的位置。
但一場疫情讓消費者們購車欲望下降,日本汽車的出口數量開始下降。本以為疫情好轉后銷量會有所回溫,結果又遇到了芯片供應危機,還真是流年不利。
等到2022年,中國電車如雨后春筍般涌出,不斷搶奪德國和日本的汽車市場。到了這幾年,國內車企越來越卷,無論是技術還是價格都碾壓不少日本汽車。
導致日本汽車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逐漸下降,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中國汽車逐漸取代了日本汽車在當地的地位。
俄羅斯的消費者們也可以說是中國汽車的真愛粉了,2023年,在俄羅斯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前10名的榜單中,除了第一名是本地汽車品牌拉達以外,剩下的的全是中國汽車品牌。
另一邊,盡歐盟采取了電車反補貼關稅、貿易壁壘等挑戰,但憑借著強大的產品力和海外建廠布局,這些都已經難不倒強大的中國車企們了。
加上,在這幾年無論是日系車還是德系車都陷入了轉型以及智能化的困境,這無疑給中國車企提供了崛起的機會。
這兩年,中國車企們讓中國汽車在全世界面前揚眉吐氣了一回,這也意味著中國汽車正在崛起。
車企們不斷布局出海,除了為自己增長第二增長曲線,還提升了全球對中國汽車產業的認可。
對于奇瑞來說,能否跳出舒適圈就看今年。但在轉型的同時,奇瑞也要穩住海外的燃油車市場。如今的奇瑞已經整裝待發,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