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麗穎
近日,設施專用黃瓜新品種現場展示會在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中農126號”黃瓜新品種自從被引種到瓦房店市元臺鎮、連山鎮等地后,因賣相好、產量高、賣價高,一躍變成“網紅”蔬菜,成為當地新一代黃瓜主栽品種,不僅當地菜農搶著種,而且也吸引蔬菜采購商搶著來收。
春日暖陽中,記者來到瓦房店蔬菜大棚,只見一排排翠綠濃郁的藤蔓間掛滿了油亮脆嫩的黃瓜,頂花帶刺,分外好看。瓦房店市位于大連市北部,當地農民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溫室種植,幾十年間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這里一年四季均在生產黃瓜,逐漸成為遼寧省的黃瓜主產區。當地種植戶告訴記者:“我們這兩年種植‘中農126號’這個黃瓜品種,更甜脆、皮亮,抗病性更好,從定植開始能產9個月瓜,一年能結出3萬斤,每斤比別的品種能多賣5毛呢!”
僅在瓦房店就有百余家經銷商常年收購“中農126號”黃瓜。經銷商呂鐵民說:“老百姓不糊涂,哪個品種好,地里見分曉。‘中農126號’黃瓜瓜條順直、把短、顏色深綠,賣相好、口感好,消費者愛買,我們也愛收,在大連地區春節前甚至能賣到10元一斤。”
說到“中農126號”,就不得不說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黃瓜遺傳育種團隊,“中農126號”只是團隊育出的系列新品種之一。早在2006年,團隊育成的優質、高產、高抗黃瓜“中農26號”就被譽為“溫室最抗病品種”,推廣進入了瓦房店地區。由此,2006到2016年間,“中農26號”成為瓦房店地區主栽品種,遍及當地90%以上的溫室。近年來,隨著黃瓜基因組學和生物育種技術研究的快速發展,黃瓜遺傳育種團隊將現代生物育種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深度結合,育成了第四代“中農”系列黃瓜新品種。這些品種在保留老品種抗病、豐產等特點的基礎上,提升了黃瓜的外觀商品性和抗逆性。其中,黃瓜新品種“中農126號”由于其極佳的商品性、脆甜的口感以及適宜長季節栽培的良好耐寒性,深受當地種植戶歡迎,逐漸取代了上一代品種“中農26號”,成為當地新一代黃瓜主栽品種。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圣平介紹,“中農126號”黃瓜植株長勢強,瓜碼較密,持續結果能力強。商品瓜深綠、有光澤,果實形狀為棒形,瓜長30~33厘米左右,瓜把短,刺瘤中等大小,果肉為淺綠色,質脆味甜。耐低溫,可越冬栽培,綜合抗病性強,抗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等多種病害。豐產優勢明顯,每畝產量超過1萬公斤,適宜溫室和大棚等設施栽培。
目前,“中農126號”已在瓦房店及其周邊地區大面積推廣,尤其在冬春茬口的日光溫室中,“中農126號”占比可達80%,錦州市和葫蘆島市相關區鎮也開始了大面積應用。此外,經銷商收購的“中農126號”黃瓜,還暢銷北京、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表現出良好的市場推廣潛力。
來源:農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