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余海秋
近年來,中國與泰國之間的榴蓮貿易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成為區域經濟合作的一大亮點。這一貿易“奇跡”的背后,是“軟聯通”與“硬聯通”的協同推進,以及由此帶來的“心聯通”效應。跨境電商便利化作為“軟聯通”的重要體現,極大地簡化了貿易流程,提升貿易效率;同時,基礎建設的有力推進及多式聯運體系的完善則為榴蓮貿易提供了堅實的“硬聯通”,確保榴蓮的新鮮度和品質。
在基礎設施助推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中國與泰國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通過深化產業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實現“心聯通”,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新動力。
榴蓮被稱為熱帶水果之王,喜炎熱濕潤氣候,世界上主要的榴蓮種植地位于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榴蓮進口國和消費國。
中國與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榴蓮貿易近年來發展迅速。
2003年,泰國成為首個獲得中國海關總署批準向中國直接出口新鮮榴蓮的國家。2011年,中國開始進口馬來西亞榴蓮果肉和榴蓮醬。2018年,進口范圍進一步擴大至冷凍榴蓮整果。2022年7月,中國開始進口越南榴蓮鮮果。2023年1月,允許菲律賓榴蓮進口。2024年6月,馬來西亞榴蓮鮮果允許進入中國市場。
縱觀中泰貨物貿易的歷史,大米貿易歷經150年才成為中泰之間第一大宗農產品貿易,而當前榴蓮貿易額已經超過大米貿易額,成為中泰貿易排名第一的農產品。以2022年為例,中國從泰國進口大米450萬噸,進口額30億美元;從泰國進口榴蓮78.4萬噸,進口貿易額38.7億美元。自2003年準入輸華,泰國榴蓮長期穩坐中國榴蓮市場“霸主”地位。2023年,泰國對華出口榴蓮增至92.9萬噸,達45.7億美元,占中國榴蓮總進口的68%。隨著越南榴蓮的大量進口,對泰國榴蓮形成強大競爭態勢,擠占泰國榴蓮在中國的市場份額。2024年1—9月,泰國進口榴蓮在中國市場的占比下降至60%。
這一串串的貿易數據,呈現出中國與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榴蓮貿易的“奇跡”,這一“奇跡”既是“軟聯通”與“硬聯通”的協同效應,又是民眾“心相通”的真實寫照。
交通基礎設施的修建和完善、物流網絡的暢通,保障了榴蓮在流通過程中能快速到達消費終端。榴蓮屬典型的物流敏感型商品,除了采摘時間、成熟程度需要精準把控,榴蓮的物流過程也比較敏感復雜,快速、無縫、高效、穩定的出口通道是保障榴蓮品質的關鍵環節。
泰國榴蓮出口到中國的物流方式主要有三種,即海上運輸、陸上運輸和航空運輸。傳統上,海上運輸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但隨著昆曼公路(R3A公路)的修建和使用,陸上運輸優勢凸顯,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老鐵路的開通運營,也為榴蓮便利運輸提供強大的助力。作為高品質冷鏈運輸,航空運輸在承運榴蓮方面也彰顯特色和優勢。對各種榴蓮制成品(含液氮冷凍冷鏈、榴蓮凍肉、榴蓮干),海運在降低成本方面的優勢不可替代。
同時,政策溝通有助于消除泰國榴蓮出口壁壘。2003年6月,中泰兩國正式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早期收獲”方案下加速取消關稅的協議》。根據《協議》,自2003年10月1日起,中泰兩國率先對188種蔬菜水果實現零關稅,為雙邊蔬菜水果貿易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雙方在其他領域消除關稅壁壘提供了示范,對于推動兩國乃至整個區域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加速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自成為首個獲得中國海關總署批準向中國直接出口新鮮榴蓮的國家,泰國榴蓮的價格也是逐年攀升。2003年,泰國榴蓮國內平均售價為每千克15.44銖,出口售價為每千克60.25銖,出口價格是國內價格的3.66倍;到2008年,泰國榴蓮國內平均售價為20.93銖,出口平均價格為136.85銖,出口價格是國內價格的5.08倍。巨大的價格差異使果農更多地聚焦國際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
受非關稅壁壘的限制,如檢驗檢疫、農殘超標等因素影響,果農及相關從業者不斷升級榴蓮產業鏈和貿易鏈,從農業生產準備到種植、果園維護及采摘、包裝、運輸全流程,均按照市場需求來運行,極大地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和標準化水平。
近年來,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國家移動互聯網使用水平大幅增長。受智能手機普及、移動基礎設施改善以及移動應用發展的推動,如今,泰國互聯網滲透率已超過75%,Facebook、Instagram、TikTok、whats APP等平臺在泰國極為流行。
在電商方面,Shopee、Lazada、Tokopedia等平臺推動移動電商發展,直播電商增長顯著。在泰國,電子錢包如Grabpay、Gopay、MoMo用戶增長較快,TikTok、Youtube Shots以及本地直播平臺大受歡迎,特別是在年輕人群體當中。
跨境電商平臺的興起為中泰榴蓮貿易注入新的活力。通過搭建數字化交易平臺,跨境電商簡化了傳統貿易的復雜流程,實現供需雙方的高效對接。消費者可以輕松瀏覽和比較不同品種、產地的榴蓮,供應商則能夠直接觸達廣闊的中國市場。這種“去中間化”的交易模式不僅降低交易成本,還提高市場透明度,促進榴蓮貿易的良性發展。
在提升消費體驗方面,跨境電商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個性化推薦,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精準的產品選擇。同時,平臺還整合支付、物流等配套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例如,一些平臺推出“榴蓮季”專題活動,結合直播帶貨等新型營銷方式,極大地提升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和參與度。此外,跨境電商平臺還通過建立評價系統和售后保障機制,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和滿意度。
促進信息共享是跨境電商便利化的另一個重要貢獻。通過數字化平臺,榴蓮的生產、加工、運輸等各環節信息得以實時共享,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這不僅有助于保障榴蓮的質量安全,也為供需雙方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例如,一些平臺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榴蓮從種植到銷售的全流程追溯,能夠親眼目睹從樹梢到餐桌的全過程,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和信任度。同時,跨境電商平臺還促進市場信息的快速流動,幫助供應商及時了解中國市場的需求變化,調整生產和營銷策略。
從枝頭到舌尖,一顆顆金黃飽滿的榴蓮,跨越山海,穿梭國界,訴說著中泰兩國之間日益緊密的經貿情誼。在鋼軌延伸、航道交織的時代節奏中,榴蓮不僅是水果,更是連接萬里之間的一枚紐扣,串聯起彼此的市場、文化與心意。
中泰榴蓮貿易的成功,正是在“軟硬兼施”的發展模式下逐步實現的:一方面,中泰不斷完善包括交通、物流、信息基礎設施,為榴蓮等熱帶水果鋪設“硬聯通”的快車道;另一方面,通過政策協調、人文交流、品牌打造,構建起“軟聯通”的市場認同與情感鏈接。這種“雙輪驅動”的合作模式,不僅滿足中國消費者對榴蓮的熱情需求,也帶動泰國農產品產業鏈的升級,成為區域經濟融合的一個生動范例。
未來,隨著數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中泰經貿合作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前景。泰國的農產品依賴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在的消費能力及公平有序的貿易規則,通過繼續深化“軟聯通”“硬聯通”“心相通”,雙方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實現互利共贏,共同譜寫區域經濟合作的新篇章。
〔作者系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泰國研究所所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