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 的創新實踐,4月29日下午,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楊浦區人民法院)與上海市楊浦區總工會(以下簡稱楊浦區總工會)舉行“工會+法院”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建立暨“工會+法院新就業形態糾紛調解工作室”“家門口法庭——勞動爭議調處工作室”揭牌一周年座談會。
楊浦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孫詠,楊浦區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楊潔,楊浦區總工會及楊浦區人民法院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本次座談會。
會上,楊浦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王芩菲從強化協同發力、堅持高效對接、夯實支撐保障、落實巡回審判四個方面系統介紹了“工會+法院”工作機制運行情況。
楊浦區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王娟從完善隊伍建設、聚焦調解聯動、拓寬合作渠道方面介紹工會維權服務及調解工作開展情況。
該機制建立以來,雙方協作聯動,在勞資糾紛化解領域交出亮眼答卷。
楊浦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法官與楊浦區總工會調解員代表就如何加強合作、探索勞動爭議化解創新路徑進行了交流發言。
楊潔指出,“工會+法院”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是楊浦區總工會和楊浦區人民法院互相協作、深入配合的成果,既是有力保障職工勞動權益的工作成效,也是積極探索勞動領域“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雙方將不斷拓展合作模式,激發工作室更大效能,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融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之中,推動實現勞動法律監督雙向賦能,共同維護職工合法勞動權益。
孫詠強調,一要整合平臺資源,強化互動協同,共同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貼近群眾、法院專業裁判的優勢,將工作室打造成勞動者權益的堅實“守護者”。二要聚焦區域特點,完善機制建設,維護區域經濟穩定發展。聚焦楊浦互聯網大廠云集、平臺經濟活躍及靈活就業特點,不斷創新合作模式。三要強化數據共享,深化成果轉化,提升爭議化解的精準性與前瞻性,推動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本次座談會全面回顧了“工會+法院”勞動爭議多元化解工作機制運行一年來的實踐成果,展現了楊浦區人民法院與楊浦區總工會在源頭治理、糾紛化解、服務創新等方面的協同效能。雙方通過強化資源整合、聚焦區域特色、深化數字賦能,構建了“源頭預防——多元調解——司法保障”的全鏈條治理模式,既為勞動者權益保障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區域經濟穩定與勞動關系和諧注入了強勁動能。
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以更精準的服務和更高效的聯動,實現勞動爭議化解從“事后處置”向“源頭治理”的升級,為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更多可復制的“楊浦經驗”。
供稿| 民事審判庭
文字| 祝楊盈
攝影| 丁心昀
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