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兵都有當新兵的時候,當新兵都有領取六塊錢津貼費和時候。每當到了發津貼費的時候,新兵們就會排隊到連隊司務長辦公室領取六塊錢津貼費。很多新戰士會把剛剛領到的六塊錢(一張五塊,一張一塊)津貼費,在手上還沒有捂熱,馬上就存到連隊代辦的小銀行里,然后只拿著一塊錢,堅毅地走出司務長辦公室的大門。
現在的人對這種現象不要說見過,聽都沒有聽說過:每個月六塊錢的津貼費,已經是少得可憐了!六塊錢津貼費居然還存銀行五塊?難道每個月只用一塊零花錢?平均一天三分錢!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你還別說,當年一些新兵就是這樣。
1973年初,我們當兵來到一個通信站報務員培訓隊,隊里由司務長發津貼費。隊長為培養新兵們勤儉節約精神,特地與當地銀行聯手,開了一個代辦銀行賬戶,然后在這個賬號下開了許多小賬戶。新兵只要把津貼費在集訓隊里直接存入小賬戶就行了,利息和外面銀行的一模一樣。非常方便。
隊里很多農村兵非常節約,發給自己六塊錢的津貼費,硬是存入小銀行五塊,然后只拿著一塊錢的津貼費過一個月。雖然每天的零花錢從才3分,但他們覺得一個月一塊錢足足有余,一點兒問題都沒有。那他們一塊的零花錢是怎么分配使用的呢?
這些新兵都是煙酒不沾、零食不吃的。有些新兵,在農村學會了抽旱煙水煙,到部隊后就買卷煙抽,當年最廉價的卷煙也要兩毛錢,一個月抽一條就要兩塊錢。煙酒不沾的新兵這一塊錢就省下了。同時他們還從來不吃零嘴,像糖果糕點什么的,這些“奢侈品“與他們永遠絕緣,沾都不沾
當兵都要寫信,給家人、同學、老鄉什么的。寫信就要郵票、信紙和信封,這些東西都是實打實要買的。這些新兵雖然也是要寫信的,但只給家里寫,其他人一般不寫。信紙和郵票(8分)要買,信封不買,他們會把家里寄來的信封割開,反過來就可以繼續使用。這樣一來,一個月一兩毛錢的寄信費就夠了。
當兵的洗漱和洗衣用品都要自己買,像牙刷、牙膏、肥皂、洗衣粉什么的消耗品必須買。這些新兵基本是只買最便宜的牙刷牙膏,只買肥皂不買香皂洗衣粉。這樣一個月有個五六毛錢就差不多了。
另外,新兵周日請假上街玩兒,就是純粹的逛大街,從來不購物。
部隊就這一點好,吃飯不要錢,穿衣不要錢,省吃儉用的話,基本不花什么錢。所以啊,節約的新兵一個月一塊錢他們覺得綽綽有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