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戰爭也叫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我國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1960年10月20日,中印戰爭爆發,11月21日,中印戰爭結束。中印戰爭結束后,巴基斯坦主動和我國取得聯系,商討解決邊境問題。最終巴基斯坦歸還了我國一塊土地。那么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巴基斯坦關注中印戰爭。1947年10月,剛剛獨立的印巴兩國在克什米爾展開了激烈交火。印度參戰部隊有2個師及若干土邦部隊約4萬人,巴基斯坦參戰部隊約5萬人。雖然巴基斯坦參戰人數更多,但卻沒有達到理想的戰略目標。1949年,印巴兩國達成停火協議,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63%的土地,巴基斯坦只得到37%的土地。
第一次印巴戰爭結束后,印巴兩國經常在邊境地區爆發小規模沖突,基本都是印度取勝。為了制約印度,巴基斯坦選擇了倒向美國。1950年,巴基斯坦首任總理阿里·汗在訪問美國時直言:"印度始終將我們視為需要消除的威脅,巴基斯坦需要美國的幫助。"但美國援助巴基斯坦的同時,也一直在援助印度。
印度是印度洋地區的大國,美國不希望印度完全倒向蘇聯,將印度作為拉攏對象。美國對印度的軍事援助,一直刺激著巴基斯坦,這讓巴基斯坦準備尋找其他戰略伙伴。當時巴基斯坦總統表示:"我們的西方盟友正在重新評估南亞棋局,我們必須尋找新的戰略支點。"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后,巴基斯坦密切關注著戰爭局勢。當時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的辦公室每天都會收到關于中印戰爭進程的加密電報。當巴基斯坦得到印度軍隊在達旺等地不斷潰敗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高興。
在南亞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印度軍隊面對中國時,卻以慘敗告終。這讓巴基斯坦改變了以往的外交方針。巴基斯坦駐美大使阿齊茲·艾哈邁德在致總統阿尤布·汗的密電中寫道:"中國是可以被爭取的戰略伙伴。"因此1962年11月21日,中印戰爭結束不久,巴基斯坦外交部就秘密擬定"東方接觸計劃",主動和我國取得了聯系。
第二,巴基斯坦歸還領土。中印戰爭結束后,巴基斯坦主動和我國交好,但擺在兩國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邊境問題。當時中巴邊境問題主要是坎巨提和喀喇昆侖走廊的歸屬問題。坎巨提位于帕米爾高原西南緣,是清朝藩屬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坎巨提首領首次遣使入貢,確立"三年一貢"的藩屬關系,定期向清廷進貢砂金。
1891年英國殖民者強行侵入坎巨提,脅迫當地首領簽訂《中英坎巨提協定》,單方面宣布對該地區的"保護權"。此后坎巨提被英屬印度實際控制,1947年印巴分治后,坎巨提被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喀拉昆侖走廊是連接我國新疆和克什米爾的戰略通道,英國殖民者看到喀喇昆侖走廊的戰略價值,炮制"約翰遜線"等非法邊界主張,實際控制喀喇昆侖走廊。
1963年初,中國和巴基斯坦開始進行邊境談判,1963年3月2日,《中巴邊界協定》在北京簽署,巴基斯坦歸還5800平方公里的喀拉昆侖走廊,中國則對坎巨提地區現狀予以承認。此后中巴聯系日益密切,巴基斯坦《黎明報》在社論中贊嘆:"當世界被冷戰鐵幕分割時,我們在喀喇昆侖山上架起了友誼的橋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