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地區是南亞著名的火藥桶。
2015年4月22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場恐怖襲擊事件,造成了印度26人死亡。
恐怖襲擊事件再次點燃了克什米爾這個火藥桶,讓印度和巴基斯坦劍拔弩張,隨時可能爆發大戰。
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1947年、1965年、1971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過3次大規模戰爭。
那么,克什米爾地區到底屬于誰?印度還是巴基斯坦?
印度和巴基斯坦曾同屬于一個國家:英屬印度。
英屬印度被譽為“英國女王皇冠上的一顆明珠”,是英國最重要的一塊殖民地。印度人一直在不斷地反抗,不愿接受英國人的殖民統治。二戰期間,英國遭受重創,實力下降后,為了避免激化和印度之間的矛盾,讓印度人拿起武器反抗自己。英國深思熟慮后,同意讓印度獨立。
當時,印度國內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矛盾十分尖銳。
為了解決宗教矛盾和維持區域平衡,英國決定將印度“分而治之”。
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蒙巴頓方案”,他按照宗教原則將印度拆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2個國家。穆斯林占據多數的地區規劃給了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占據多數的地區劃歸給了印度。
印度還有不少土邦,他們可以自主選擇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查謨-克什米爾土邦,是印度的土邦之一。
查謨-克什米爾土邦大公古拉伯·辛格,當時有3個選擇,獨立,加入印度,或者加入巴基斯坦。
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77%的百姓是穆斯林,他們想加入巴基斯坦。古拉伯·辛格大公是印度教徒,情感上想加入印度,這導致他一直猶豫不決。不久,想加入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百姓發動起義,準備推翻古拉伯·辛格統治。古拉伯·辛格在鎮壓叛亂過程中,造成20萬穆斯林死亡。
巴基斯坦看不下去了,以“支援克什米爾的穆斯林兄弟為由”,派兵進入了克什米爾。古拉伯·辛格慌了,為了保住自己的土邦王公地位,他以加入印度為籌碼,請求印度派兵援助自己。
第一次印巴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印度派出了2個師,以及土邦部隊約4萬人。巴基斯坦的參戰軍隊主要是部落武裝,大約5萬人。
雙方打了一年時間之久,損失慘重,但始終都無法擊敗對手。
1949年,在聯合國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簽署了停戰協議。
戰爭結束后,印度實際控制克什米爾地區五分之三的土地,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剩余五分之二土地。
按照英國的“蒙巴頓方案”,克什米爾地區穆斯林占據多數,應該劃歸給巴基斯坦所有。印度認為,克什米爾地區是古拉伯·辛格大公送給自己的一塊土地,歸印度所有,這導致婆說婆有理,媳說媳有理,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問題就成了懸案,印、巴雙方一直爭論、爭奪不休。
克什米爾之所以會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一個火藥桶,是因為印巴雙方都不能失去克什米爾。
一、克什米爾地區位于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處,是個交通要道。
二、克什米爾地區有大量的水資源。巴基斯坦有2.5億人口,印度有14億人口,兩個國家都是人口大國和農業國家,需要克什米爾地區的水資源來發展農業,養活他們2.5億、14億人。
三、克什米爾地區是個戰略要地。
克什米爾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海拔在4000米之上。
克什米爾相當于一道天然屏障,可以為印度、巴基斯坦提供安全保護。
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蘭堡距離克什米爾地區只有80公里。如果失去克什米爾地區,相當于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其首都伊斯蘭堡及其周相對繁榮、富庶的平原地區,將永遠遭受印度威脅。
巴基斯坦國父真納曾說:“克什米爾就如同巴基斯坦頭頂上的帽子,如果這頂帽子被印度摘去,將永遠受印度人擺布”。印度占領克什米爾地區,會居高臨下,俯視巴基斯坦,讓巴基斯坦永無寧日。克什米爾地區關系到巴基斯坦的生死存亡,所以他不會將克什米爾地區讓與印度。
克什米爾地區對印度同樣重要。
印度國父尼赫魯曾說:“印度要做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但沒有克什米爾的印度,就無法在中亞的政治舞臺上占有一個重要位置”。克什米爾地區是印度前往中亞地區的陸上通道。失去克什米爾,印度前往中亞地區的道路,會被巴基斯坦切斷,這是野心勃勃的印度難以接受的。
同時,讓巴基斯坦占領克什米爾地區,印度廣闊的平原地區會遭受其威脅,所以印度也難以讓步。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不能失去克什米爾地區,導致兩個國家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至今戰爭不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