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位于南亞地區,分別和印度,阿富汗,伊朗,中國接壤。在巴基斯坦的四個鄰居之中,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系最好,歷史上對巴基斯坦提供了很多的幫助。那么中國對巴基斯坦幫助有多大呢?
一,第二次印巴戰爭。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之后,很快爆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1949年,印巴雙方劃定了停火線,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五分之三的土地,四分之三的人口,巴基斯坦只得到克什米爾五分之二的土地,四分之一的人口。
這場戰爭的結束,只是印巴雙方實現了停火,到了1965年,積壓于印巴雙方的恨毒怨火再次爆發。巴基斯坦號召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穆斯林“擺脫印度軍隊的枷鎖”,1965年9月6日凌晨,印度軍隊不宣而戰,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守軍節節敗退,很快就退到了亞克爾運河邊。
在戰爭的危急關頭,中國為巴基斯坦提供了幫助。中國軍隊開始在錫金邊境地區進行軍事調動。1965年9月16日,中國向印度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印度在72小時內拆除中錫邊界的所有軍事工事。這種戰略威懾牽制了印度三分之一的空軍力量,為巴基斯坦贏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1965年9月16日,巴基斯坦空軍傾巢而出,對印軍在查溫達地區的坦克進行了打擊,印軍大約120輛坦克被摧毀,不得不停止了進攻,印巴雙方沿亞克爾運河形成對峙。巴基斯坦得到喘息之后,我國又對巴基斯坦進行了軍事援助,中國不僅為巴基斯坦提供了當時最先進的59式坦克和殲-6戰斗機,更秘密派遣軍事顧問指導巴軍使用蘇制裝備。這種全方位支持使巴基斯坦在裝備損耗率高達60%的情況下仍能維持戰線。1966年1月9日,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第二次印巴戰爭,結束。
二,第三次印巴戰爭。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之后,領土包括兩部分,分別是西巴和東巴。東巴基斯坦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1971年,東巴局勢動蕩,印度軍隊出兵東巴,策動孟加拉獨立。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動用否決權阻止不利于巴方的提案。當印度控制東巴,試圖進攻西巴之后,我國在中印邊境地區舉行冬季演習,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發出了"印度必須立即停火"的強硬表態。這種軍事和外交威懾迫使印度放棄乘勝追擊的計劃,保住了西巴基斯坦的核心領土不受印度入侵。
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后,我國和巴基斯坦開啟了軍事工業的全方位合作。1973年,我國向巴基斯坦轉讓了T-59坦克生產線,1978年,聯合研制的殲-7P戰斗機首飛成功。這種技術轉讓不僅提升了巴基斯坦軍隊戰斗力,更培育了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體系,使巴基斯坦成為穆斯林世界首個具備主戰坦克生產能力的國家。
三,經濟幫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巴基斯坦經濟遭遇重創,外匯儲備驟降至29億美元,僅夠維持三周進口。我國及時為巴基斯坦提供了一筆優惠貸款,幫助巴基斯坦渡過了支付危機。
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我國投資建設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將瓜達爾港的年吞吐量從8萬噸提升至400萬噸。瓜達爾港的配套建設吸引了35家國際企業入駐,為巴基斯坦創造8000個就業崗位。隨著瓜達爾地區基礎設施的完善,物流成本大大下降,真正激活了巴基斯坦"西部門戶",使巴基斯坦擁有了和卡拉奇,卡西姆并列的優良港口。綜合這些方面,可以說我國是巴基斯坦最好的鄰居,為巴基斯坦提供了很大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