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橘子藏智慧 連減同數趣課堂——廣元市實驗小學數學組核心素養專題課堂展示活動之昝國老師風采
為深入踐行新課標理念,切實將數學核心素養落地于課堂教學,2025年4月24日,廣元市實驗小學數學教研組圍繞“模型思想”核心素養,開展專題教研展示活動。此次展示課由朱小花主任牽頭,在孫坤華、張君、薛姿、何明光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由昝國老師執教一年級下冊《連減同數解決問題》。
課堂風采
一、情境導入:開啟數學之旅
課堂以"熊大摘橘子"的生活情境切入,26個橘子每8個裝一袋,能裝滿幾袋?昝老師巧妙引導學生理解"裝滿"這一核心概念,為后續探究筑牢認知基礎。
二、多元策略:探索解題路徑
1. 圈畫直觀法:學生在學習單上8個一組圈畫26個橘子,3個圈組即裝滿3袋,剩余2個不夠裝,抽象問題變得直觀。
2. 連減算式法:“26 - 8 - 8 - 8 = 2”,教師解讀數字意義,讓算式成為分物過程的符號表達。
3. 箭頭法:黑板上“26→18→10→2”的箭頭圖展示遞減過程,學生掌握計算規律,思維軌跡清晰呈現。
三、思維進階:構建數學模型
課堂采用“說題意、圈直觀、算過程、驗結果”四步解題法,通過對比,箭頭法因直觀清晰被學生認可。這幫助學生從具體操作邁向抽象思維,初步構建連減同數模型。
四、課堂小結:數學藏在生活里
從摘橘子的歡樂到裝袋的挑戰,從圈畫到箭頭法的思維升級,這堂課不僅教會孩子用“連減同數”解決問題,更讓他們看見,數學不是冷冰冰的算式,而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魔法工具。
磨課分享
授課結束后,孫坤華老師代表磨課團隊對本課設計進行大單元結構分析,從教材解讀、單元整合到課例設計層層剖析。在教學內容上,精準定位“數量關系”主題,明確與“數與運算”的緊密聯系,著力培養學生多方面核心素養的目標。
張君老師從教材、學情、磨課歷程等方面進行分享,經過反復打磨,最后呈現了本節精彩的展示課。
評課議課
劉礪老師圍繞本堂課《連減同數解決問題》展開評議,肯定其對“數量關系”主題的精準把握及核心素養目標的明確設定。量身化學習等策略得到高度認可,其有效促進學生理解知識、發展思維。
朱小花主任談到本節課教學設計亮點突出,情境創設巧妙,探究環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引導方式合理;總結建模邏輯清晰,鞏固練習層次分明。
最后,廣元市實驗小學盧艷華副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全面總結。盧校長點明本節課緊緊圍繞“模型思想”這一核心素養,在教學設計上巧妙創設教學情節,課堂展示中師生互動良好,教學效果顯著。同時,盧校長也提出優化建議,如進一步強化知識間聯系、關注個體差異。此次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師間的交流與成長,為提升教學質量奠定堅實基礎,助力后續教學更上一層樓。
教研似一場永不停歇的探索之旅,每一次對教材的鉆研、每一輪磨課的打磨,都是途中閃耀的風景。愿我們帶著這份對數學教育的熱忱,在未來教學里不斷創新、深耕細作,讓學生都能在數學的花園中采擷智慧之花,收獲成長碩果,一同奔赴充滿無限可能的教育新征程!
供 稿:龍 莉
編 輯:董 彬
初 審:劉 礪
復 審:盧艷華
終 審:羅德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