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啟幕的“印記北京中軸線——大眾篆刻作品展 (上海巡展)”上,由大眾篆刻愛好者設計的兩枚全息主題印章將正式亮相。作品以“藝術+技術”的創新理念拓展了大眾篆刻作品的展示形式,既保留鈐蓋功能,更通過動態影像實現文化傳播,展現數字技術對傳統藝術的創新詮釋。
接下來,一起通過主題印章的創作路徑,共同了解一枚小小的印章背后是如何踐行大眾篆刻倡導的“印六新”理念。
新理念——像拼積木一樣玩篆刻
采用模塊化設計思維,通過基礎組件適配多元主題。研發團隊在保留篆刻核心美學特征的基礎上,運用標準化組件降低創作門檻,使普通民眾也能參與個性化創作,推動篆刻藝術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型發展。
新創意——會動的全息印章
運用全息棱鏡技術,觀眾透過全息棱鏡裝置,可清晰看到多枚印章仿佛懸浮空中,在流動光影映襯下,呈現出沉浸式三維視覺效果。
新設計——一章多印的美妙遐想
研發團隊經過數月的測試和改進,通過3D打印技術,便可輕松實現“一章多印”的美妙遐想。用戶通過替換模塊可自由轉換印章印面、邊款及造型,簡易按鍵操作即可切換投影模式。經低功耗電路改造后,設備單次充電支持8-10小時投影,滿足日常觀賞與展覽使用需求。
新造型——雙城地標元素融入設計
北京的主題印章造型,取形天壇祈年殿的穹頂結構。上海的主題印章提煉了中華藝術宮的層疊形態,通過建筑特征的數字化再創作,構建出具有京滬兩地文化特色的印章新造型。
新材料——玉米做的環保印章
印章結構的3d打印材料,采用PLA(聚乳酸)生物可降解環保材料,以玉米淀粉、甘蔗等植物原料制成,相較傳統石油基塑料降低67%碳排放,探索大眾篆刻材料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新科技——能感知互動的智能系統
研發團隊將啟動2.0版本升級,計劃構建多維感知交互系統,通過動態感知框架的優化,探索虛實交互的深層可能,希望能夠為傳統文化注入數字化表達的新靈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