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以后,會慢慢發現一個現實:小時候那群最親的親戚、兄弟姐妹,聯系越來越少,說話越來越客氣,來往也越來越淡了。
有人說是“各忙各的”,有人說是“沒矛盾就不錯了”,但其實,背后的真相往往更深、更扎心。
親情這種東西,從來不是鐵打的,它是靠共同利益、情感維護和彼此態度維持的。
一旦這三方面出問題,再親的人,也會慢慢遠了。
如果你跟親戚、兄弟姐妹逐漸疏遠,別光感慨人心不古,可能正是下面這3個原因。
01:你們的“利益連接”消失了,自然感情也就淡了。
現實里,親情之所以能維系,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共同的“現實紐帶”。
小時候住在一起,利益一致;年輕時互幫互助,有依靠感。
可一旦各自成家、獨立生活,經濟分開、孩子不同齡、城市不同地,過去那種“互相需要”的關系沒了,親情自然也就斷了熱度。
我認識的一個姐姐,年輕時候和哥哥一家走得很近,年年串門。
但等到雙方都買了房、孩子也不在一個學區后,兩家幾乎不來往了。
她說得很現實:“我倆現在就是除了血緣,啥都不搭了。”
說白了,很多所謂的“親戚走遠了”,不是因為有仇,而是因為沒用了。
你不靠我,我也不靠你,那還來往什么?
02:你在他們心里,已經變得“不重要”了。
親戚之間的關系,跟朋友不同。它雖然靠血緣,但要維持溫度,卻靠“心理位置”。
你如果在對方心里越來越沒分量了。比如不能幫忙、說不上話、甚至成了“拖油瓶”;
那你就會被慢慢排除在親情圈子之外。
我樓下鄰居的弟弟,年輕時經常伸手找她借錢,后來她兒子考大學需要用錢,找弟弟幫個忙,結果對方連電話都不接。
她才明白:“在他眼里,我就是以前那個能掏錢的姐姐,一旦我不能給他好處,他就不認這個親了。”
現實就是這么殘酷:人在別人心里有沒有價值,決定了你們關系能不能維系。
不是親戚不親,是你不再被需要了。
03:你開始學會“自保”,不再愿意吃虧了。
人到了一定年紀,會慢慢清醒——不再輕易幫人,不再什么忙都答應,不再過度迎合所謂的親情“道德綁架”。
當你開始保護自己、不再被人壓榨,親戚兄弟姐妹就會覺得你“變了”“冷漠了”“不好相處了”。
我有個熟人,年輕時什么都往家里扛,誰開口都幫,到最后自己負債累累。
后來他開始拒絕不合理要求,結果一堆親戚對他冷嘲熱諷。
他一句話特別扎心:“我不是變了,我是終于活明白了。”
所以說,你不是故意疏遠誰,而是你不想再當“好人”當到自己傷痕累累。
你開始為自己活了,自然會拉開距離。
04最后想說:
親情,不是永恒的。它能維持多久,從來取決于彼此的態度,而不是一紙血緣。
別再一廂情愿地維護所謂的親情聯系,也別太自責。
有些關系淡了,是因為你不再卑微;有些人遠了,是因為你終于清醒了。
別怕走散,別怕疏遠,人這一輩子,真正能陪你到最后的,不是“誰和你有關系”,而是“誰還愿意真心靠近你”。
圖源自網絡,侵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