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血濃于水”,可爸媽走后才發現,有些親戚之間的情分,真就像紙糊的燈籠——看著熱乎,風一吹就散了。以前有爸媽在中間撐著場面,大家還能客客氣氣吃頓團圓飯。
現在沒了這根主心骨,有些親戚的真面目就露出來了。要是碰上下面這些情況,真沒必要硬著頭皮維持關系,該遠離就遠離,別委屈了自己!
一、明里暗里搶遺產,把親情當生意算
《朱子家訓》里講“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可有些親戚眼里,利益比血緣重要多了。朋友小王就碰上糟心事:父母剛走,姑姑叔叔就開始翻箱倒柜,說是“幫著整理遺物”,結果把家里值錢的老物件、存折全拿走了。甚至為了爭一套老房子,直接在家族群里撕破臉,說什么“你家條件好,就該讓讓”,氣得小王直掉眼淚。老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碰上這種把遺產當肥肉搶的親戚,根本沒把你當親人,不過是想撈一筆。與其糾纏不清,不如早早劃清界限,省得氣壞自己。
二、遇事躲得比兔子快,好處搶得比誰都積極
爸媽在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總說“有困難盡管開口”,等真遇上事了,跑得比誰都快。鄰居李姐父親去世后,家里老房子漏水要大修,想找開裝修公司的表哥幫忙,結果表哥推三阻四,說“最近太忙”。可到了年底家族分紅,表哥卻第一個跳出來,說自己“出力最多”,該多分點。老話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種平時裝聾作啞、見好處就上的親戚,留著也只是添堵。他們心里只有利益,根本不把你的難處當回事。
三、打著“為你好”的旗號,插手你的生活
沒了爸媽的庇護,有些親戚就把自己當家長了。表姐離婚后,姨媽三天兩頭來“勸誡”:“女人離了婚就不值錢了,趕緊找個人嫁了”“孩子不能跟著你吃苦,給前夫吧”。這些話聽起來是關心,實則句句扎心。老話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他們根本不了解你的處境,卻非要用自己的標準指手畫腳。更過分的是,轉頭還會把你的私事當八卦,在家族里傳得人盡皆知。和這種親戚來往,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內耗。
四、看不起人,總愛踩你抬高自己
有些親戚最擅長“捧高踩低”。堂哥考上公務員后,大伯一家看誰都帶著優越感。我創業失敗后,大伯母當著眾人的面說:“早說了年輕人別瞎折騰,不如考個穩定工作”,話里話外都是嘲諷。老話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他們才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只盯著眼前的成敗。和這種親戚相處,就像背著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他們不會真心希望你好,反而盼著看你笑話。
五、拉幫結派搞孤立,在家族里說你壞話
爸媽一走,家族里的小團體就冒出來了。小敏因為拒絕借錢給舅舅,結果被舅媽在家族群里造謠“忘恩負義”,還拉攏其他親戚孤立她。明明是合理拒絕,卻被說成“沒良心”。老話說“三人成虎”,這種搬弄是非、顛倒黑白的親戚,根本不想好好過日子,就愛挑唆矛盾。和他們糾纏,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口水戰,最后里外不是人。
以前總覺得親戚再不好也是一家人,可經歷過才明白,親情是相互的。爸媽走后,如果親戚之間只剩算計、冷漠和傷害,真沒必要硬撐著維系表面和平。就像老話說的“親不過三代”,與其勉強自己討好別人,不如把精力留給真正在乎你的人。遠離消耗你的親戚,才能騰出地方迎接溫暖的關系,好好過自己的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