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市
法院
失信懲戒顯威力
營商護航促雙贏
在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建設浪潮中,每一份合同的履行、每一筆貨款的清償,都關乎著企業的生存發展,也映照著司法保障的力度與溫度。近日,錫市法院執行局通過精準運用失信懲戒措施,成功執結一起某商砼公司申請執行某公路工程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再添生動注腳。
貨款拖欠,企業陷入經營困局
某商砼公司與某公路工程公司曾是緊密的商業伙伴,雙方簽訂了買賣合同,約定商砼公司為工程公司供應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用于道路工程所需。然而,在商砼公司如約交付貨物后,工程公司卻未能按時支付貨款,累計拖欠金額高達五百余萬元。多次催討無果后,商砼公司無奈之下將工程公司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依法判決工程公司支付貨款及相應違約金、利息。但判決生效后,工程公司依舊置若罔聞,拒不履行還款義務,商砼公司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失信懲戒,精準出擊直擊要害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第一時間對工程公司展開全面調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詳細梳理其財產狀況,但經過查詢,被執行公司賬戶上僅有十余萬元,連案款“零頭”都不夠,且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為打破執行僵局,執行法官果斷決定采取失信懲戒措施,依法對工程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并迅速凍結了該公司名下的全部銀行賬戶。
限制高消費措施的威力很快顯現。工程公司原本計劃參與多個公路項目的招投標,然而,因其被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被執行人擔心會導致其投標資格受限,致使與多個重要項目失之交臂。同時,銀行賬戶的凍結也讓公司的資金鏈愈發緊張,日常運營陷入困境,員工工資發放、原材料采購等都面臨嚴峻挑戰。
主動還款,法治護航實現共贏
在失信懲戒措施的強大壓力下,工程公司深刻認識到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嚴重后果。為避免公司聲譽受損、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工程公司主動聯系執行法官,表達了還款意愿。在執行法官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迅速達成一致意見,工程公司一次性支付了拖欠的貨款及利息共計570余萬元,案件得以圓滿執結。
“多虧了法院的強制執行措施,讓我們順利拿回了貨款,公司的資金周轉壓力一下子減輕了,后續的生產經營也有了保障。”商砼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說道。工程公司負責人也感慨:“這次教訓太深刻了,我們一定深刻反思,以后一定誠信經營,避免再陷入類似的法律糾紛。”
優化環境,司法賦能護航發展
此案的成功執結,是錫市法院執行局強化失信懲戒、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生動縮影。在執行工作中,該院始終秉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既注重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又充分考慮被執行企業的生存發展,通過精準運用限制高消費、納入失信名單、凍結賬戶等強制執行措施,形成強大執行威懾,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義務,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錫市法院將繼續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使命,充分發揮執行職能作用,持續加大執行力度,創新執行方式方法,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為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司法動能。
責任編輯:侯玉麗
一審:額登尼
二審:呂炎
三審:金利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