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四月,海棠灼灼。在津南區海棠街道的綠動BOX活力街區,一場別具一格的活動將科創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場景,給前來游玩的人們帶來了獨特體驗。
第四屆“海棠花兒開”文化藝術節日前舉辦,天開科創展示區成為一大亮點,20余個特色展位構筑起一座沉浸式的“未來實驗室”,參觀者化身“科學探索者”——與AI夢幻聯動、親手操作3D打印機、沉浸式體驗機器人……這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沉浸式科普模式,讓科技創新變得觸手可及。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帶來的“彈簧下樓梯”裝置吸引了許多孩子的目光。在裝置前,孩子們專注地看著彈簧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沿著樓梯逐級彈跳。這一現象將原本抽象的勢能轉化概念具象化,讓孩子們能直觀地理解。
英睿斯科技的“手觸發電”裝置同樣人氣高漲,人們排隊體驗,當指尖輕觸,LED燈陣瞬間點亮,宛如星河閃爍。帶著女兒體驗的趙女士驚呼:“原來人體自帶40毫伏生物電!”
這些由高校專利技術轉化而來的互動裝置,已走進京津冀30余個社區,成功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趣味十足的生活體驗。
前沿的科技在此次展區中大放異彩。達闥人形機器人Ginger無疑是全場的焦點之一,它能隨著音樂節奏跳起女團舞,還能解答數學題,甚至用機械臂與觀眾行碰拳禮,可愛的模樣逗得大家笑聲不斷。
在浮點智能的AI皮影戲臺前,科技與傳統文化深度融合,觀眾僅憑手勢就能隔空操控數字皮影演繹經典故事。項目負責人表示:“科技不該困在論文里?!蹦壳埃@套系統已進入多所學校的非遺課程,助力古老的皮影技藝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煥發生機。
中航通的無人機群則在空中展示了令人驚嘆的技術實力,它們以毫米級精度整齊飛行。這款KEEL無人機采用碳纖維與航空鋁材質,搭載高精度GPS與專業開源飛控,實現了安全穩定的實時數據傳輸,彰顯了中國智造的硬核實力。
科技如何賦能日常生活?在萬園科技的草莓采摘機器人展位前,4歲的小女孩玥玥興奮地喊道:“媽媽,機器人摘草莓啦!”只見機械臂能在0.2秒內精準鎖定成熟果實,采摘動作輕柔且高效。據了解,該機器人已在京津冀草莓基地完成千小時驗證,單機日采摘量超800公斤,為農業智能化升級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佳沃世界的無土栽培種植機展示了先進的種植技術,生菜在LED光譜的照射下茁壯成長。這套環境模擬系統不僅節水60%,產量還能翻倍?,F場還設置了播種實踐環節,讓人們親身感受從種子到餐桌的科技魅力。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的污水處理裝置同樣吸引了眾多目光,渾濁污水經過智能投藥系統處理,短短五分鐘就能變得清澈透明,為水資源循環利用提供了創新思路。
科普教育在展區中也以有趣的形式呈現。快鳥教育的“客廳實驗室”展臺被孩子們圍得水泄不通,在這里,孩子們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如易拉罐、橙子等制作太陽能發電機、生物電池,讓科學啟蒙變得輕松有趣。創始人介紹:“我們設計了200多個家庭實驗包,讓每個廚房都能成為迷你實驗室?!痹诰幊特堈箙^的AR(增強現實)宇宙中,少年們通過手勢操控虛擬火箭對接空間站,沉浸式體驗太空探索的樂趣。
活動中,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人們相互交流——高校教授與社區老人探討無人機避障原理,中學生向工程師請教3D打印技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與AI專家共同探討傳統技藝數字化的發展路徑……這場活動,不僅是科技創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讓市井街巷成為孕育未來想象的空間。正如海棠街道負責人所說:“當科技走出高墻與百姓雙向奔赴,創新的火花便會真正照亮人間煙火?!?/p>
來源:天津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