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4月30日電(潘雨潔)“依托格爾木至那曲、玉樹至格爾木、雜多至瑪多等6條國省干道,我們構建生態體驗格局(線路和主要節點均位于國家公園一般控制區或外部),打造長江、黃河、瀾滄江溯源之旅等精品生態旅游線路。”30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孫立軍表示。
當日,嚴格落實三江源國家公園分區管控要求新聞發布會召開。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潘雨潔 攝
三江源國家公園于2021年10月正式設立,總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成為全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高寒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的面積分別為10.58萬平方公里、8.49萬平方公里。
據悉,原則上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內禁止人為活動;一般控制區內,在嚴格落實分區管控要求前提下,可開展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生態旅游等項目,為民眾提供親近自然的游憩機會。
近期印發的《嚴格落實三江源國家公園分區管控要求》明確,在核心保護區、一般控制區的特定區域和外圍關聯區,采取針對性、差異化、分類動態管控措施。
“如,每年5月至8月、3月至10月是藏羚羊、黑頸鶴的繁殖季節,在一般控制區,嚴格限制人員、車輛進入繁殖地或集中活動區域;遷徙期,嚴格控制遷徙通道涉及的道路建設,加強交通管制。”孫立軍介紹。
資料圖為成群藏羚羊在位于三江源國家公園腹地的可可西里覓食。馬銘言 攝
中新網記者從發布會了解到,在嚴格管控的基礎上,三江源國家公園目前正致力于推動生態價值實現。
孫立軍表示,助力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青南試驗區建設,要強化展示、發布,以生態為品牌,整合形成世界級影響力,“我們會做好引導,把線路、節點、業態推介好,從公園的角度,科考的、研學的、登山的、漂流的,還有航拍的,哪些可以做,在什么地方開展,會有什么收獲等。”
針對各界關注的“國家公園準入手續辦理”問題,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處處長蔡珍回應稱,進入前需向管理局提交書面申請、簽署承諾書,“科研觀測任務或采訪拍攝活動結束后,可向管理局提交成果報告副本或拍攝素材副本,用于國家公園生態保護事業。”(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