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梁永飛 通訊員 董彥軍) 為了更好地落實“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4月28日,西安市灞橋區老洞小學組織4-6年級學生前往秦小龍農業示范基地開展以“體驗傳統農業 感受自然魅力”為主題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感悟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在自然中收獲成長的喜悅。
開篇:播種希望的種子
抵達秦小龍農業示范基地,首先迎來的是精彩紛呈的農業大講堂。課堂上,專業講解員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介紹了傳統農業的豐富內涵,講解了與傳統農業緊密相連的二十四節氣種植智慧,用生動的案例展示了傳統農業中的精耕細作、生態技術以及種子保護等智慧結晶。通過農業大講堂,同學們對傳統農業有了初步的全面認識,也明白了傳統農業中所蘊含的深刻智慧與文化底蘊。
實踐:觸摸土地的溫度
離開課堂,走進田間,同學們實地參觀了極具特色的稻魚共生生態系統。講解員詳細講解了稻魚共生的原理與優勢,同學們了解到這種傳統生態農業模式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還能減少病蟲害,實現互利共贏。通過參觀學習,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傳統農業中 “天人合一” 的生態理念,明白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也對這種古老而又充滿智慧的農業模式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創作:綻放童真的色彩
在農業基地的草地上,同學們迎來了有趣的彩繪風箏活動。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在基地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入到風箏的繪畫中。有的同學畫上了翠綠的稻田和歡快的魚兒,有的同學描繪了豐收的果實和勤勞的農民,還有的同學發揮創意,畫出了充滿童趣的圖案。在繪制過程中,同學們相互交流、互相欣賞,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花饃展示桌前同樣熱鬧非凡。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靈巧的雙手將面團捏成各種造型。在捏花饃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更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體會到了傳統手工藝人的匠心精神。
挑戰:凝聚團隊的力量
換上防水服,同學們興奮地奔向淺水水域,開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捉魚摸蝦活動。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同學們分成小組,互相配合,有的負責驅趕魚蝦,有的負責捕捉,歡笑聲和水花在淺水區四濺。
叢林拓展環節,“毛毛蟲團隊競賽”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他們騎在巨型充氣毛毛蟲上,喊著整齊的口號,一步步向終點邁進。跌倒了再爬起,落后了不氣餒,最終每個團隊都成功抵達了終點。
射箭場上,同學們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反曲弓的射擊姿勢和瞄準技巧。從起初的生疏到漸漸熟練,大家屏氣凝神,專注地瞄準靶心,隨著每一次的射箭動作,箭矢離弦,飛向目標。當箭矢命中靶心的那一刻,同學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成就感,也體會到了堅持與努力的重要性。
收獲:研學總結與展望
隨著夕陽的余暉灑向大地,為期一天的研學活動逐漸接近尾聲。閉幕儀式上,同學們分享自己在研學過程中的所學、所思、所感,臉上洋溢著滿足與自豪。有的同學表示通過此次活動深刻體會到了傳統農業的魅力與智慧,明白了農民伯伯的辛勞;有的同學對現代農業科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將來能為農業發展貢獻力量;還有的同學分享了自己在團隊活動中的收獲,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他人協作。
通過此次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同學們不僅親近了自然,拓寬了知識面,增強了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還在實踐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和價值,更加深刻地理解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的意義。未來,灞橋區老洞小學將繼續組織更多豐富多彩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為同學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拓寬視野、提升自我的機會,助力同學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綻放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