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漁業資源保護與水域生態治理,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印發通知,全面啟動“漁政亮劍2025”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此次行動緊密圍繞黃河、海河禁漁管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涉漁“三無”船舶整治等五大重點領域,旨在通過全鏈條監管與跨部門協作,筑牢山西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根基。
黃河海河禁漁:水陸聯動嚴打非法捕撈
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重要環節,山西將在4月1日至7月31日(黃河流域)、5月16日至7月31日(海河流域)實施禁漁期制度。行動聚焦汾河、沁河、滹沱河等重點水域,針對電魚等非法捕撈高發區域,采取“水上巡查+陸上布控+交界水域聯合執法”模式,實行分片包干與高頻次巡查,對萬家寨水庫、小浪底水庫等漁船集中地實施駐點監管。同時,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嚴打“野生魚”虛假營銷,從捕撈、銷售兩端切斷非法產業鏈。值得關注的是,山西首次明確禁止“一人多桿、一桿多鉤”的生產性垂釣,休閑垂釣需遵守各市差異化規定。
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棲息地與經營鏈雙軌監管
5月1日至10月31日,山西將針對大鯢、海馬、鱘魚等珍稀物種,開展棲息地巡查與經營利用專項整治。在呂梁、臨汾等大鯢主要分布區,執法力量將深入自然保護地,嚴查非法獵捕行為;同步聯合公安、市場監管部門,對餐飲場所、中藥材市場進行拉網式檢查,重點打擊未經許可經營水生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行為。針對海洋館、水族館等繁育展演場所,將運用全國水生野生動物管理信息系統,逐一核查珊瑚、海龜等物種的在養數量與許可資質,對來源不明的個體依法嚴肅處置。
“三無”船舶與違規漁具:全鏈條清零行動
針對涉漁“三無”船舶(含套牌船)及電毒炸魚等突出問題,山西將開展全年常態化整治。聯合交通、公安等部門實施水上聯合執法,對無法提供合法證書的船舶一律依法拆解;通過“線上監測+線下清查”,嚴打違規網具生產銷售行為,對休禁漁期內使用電毒炸魚等禁用方法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此外,全省將定期開展涉漁器具集中銷毀活動,通過以案釋法強化社會警示。
安全生產與養殖監管:筑牢漁業發展底線
在安全生產領域,山西將聚焦養殖棚體、用水用電及漁業船舶安全,全年開展隱患排查。重點整治船員無證上崗、救生設備配備不足等問題,對重大隱患實行“整改銷號制”,確保船舶“隱患不清除、堅決不出海”。水產養殖監管方面,將嚴查投入品使用記錄、養殖證持證情況及苗種檢疫流程,嚴厲打擊使用禁用藥、偽造生產記錄等行為,從源頭保障水產品質量安全。
此次專項行動凸顯山西“生態優先、系統治理”的監管思路,既立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戰略,又緊扣漁業現代化發展需求。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各市建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于4月30日前報送聯絡機制,并按節點提交執法總結。隨著系列措施的落地,山西將以“零容忍”態度守護水域生態紅線,推動漁業治理能力與產業效益雙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