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淮網 賈成濤)近日,蕭縣龍城華佗廟遺址的考古挖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兩根帶有文字的石柱重見天日,為研究當地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此次出土的兩根石柱上鐫刻著清晰的文字,其中一根刻有“午季夏 絕學衍青囊壽國濟民肘后良方傳百世”,另一根則是“孤貞扶赤漢植忠鋤侫懷中義膽炳千秋 紀遴宜敬題”。經考證,紀遴宜為清康熙甲戌進士,字公迭,直隸文安人,曾于康熙三十八年擔任蕭縣知縣。在任期間,他興利除弊、勤政愛民,深受百姓的愛戴。離任之際,士民攀轅遮道,送行隊伍綿延數里,留下“十年冰雪一郎官”的贈言。邑士大夫將和詩匯集成《龍城贈言集》,字里行間流露出紀遴宜對蕭縣的眷戀與感慨。
這兩根石柱不僅僅是書法藝術的精美展現,更是承載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它們見證了紀遴宜在蕭縣的為官歷程,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蕭縣百姓對華佗祖師的深切懷念與崇敬之情。通過對石柱文字的深入研究,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全面地了解清朝時期蕭縣的社會風貌、政治生態以及華佗文化的傳承脈絡。
蕭縣政協文史專委會副主任、地方文史研究專家王智科說,這兩根石柱上的對聯是1702年刻的,323年了。我正在寫篇釋讀的文字,接下來將對這兩根石柱展開進一步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全力挖掘其背后蘊含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同時,希望借助此次考古發現,吸引更多人關注蕭縣的華佗文化,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當地華佗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