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水解靶向嵌合體(PROTAC)是一種基于E3連接酶和泛素-蛋白酶體系統的靶向蛋白降解(TPD)技術,具有靶點選擇性強、作用機制獨特等優勢。盡管該技術在新藥研發中展現出廣闊前景,但當前已被廣泛用于PROTAC設計的E3連接酶仍局限于CRBN、VHL等少數幾種,因此開發新的E3連接酶工具對于拓展TPD策略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天津醫科大學董城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于E3連接酶底物識別機制的基礎研究,系統解析了多個關鍵E3連接酶識別degron的分子規律,包括:GID4識別N端脯氨酸(Nat Chem Biol, 2018;PNAS, 2020)、ZYG11B和ZER1識別N端甘氨酸(Mol Cell, 2021;Nat Commun, 2022)、FEM1C識別C端精氨酸(Nat Chem Biol, 2021)、TRIM7識別C端谷氨酰胺(PNAS, 2022)、Pirh2識別C端丙氨酸(Nat Commun, 2023)、ASB7識別中間降解因子(Nat Commun, 2024)等,此外還開發了基于ZYG11B的核酸適配體靶向降解平臺(Nat Commun, 2025),為TPD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5年4月28日,天津醫科大學董城教授聯合石磊、陳東星、謝松波教授團隊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
Design of PROTACs utilizing the E3 ligase GID4 for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的研究論文,首次將E3連接酶GID4成功應用于PROTAC設計,在精準靶向降解致病蛋白方面取得關鍵突破。
研究團隊在前期機制研究基礎上,合作開發了GID4的高親和力小分子配體PFI-7。本研究中基于該配體與BRD4抑制劑JQ1,設計出首個GID4-PROTAC分子NEP108,實現了BRD4的體內降解。通過解析GID4-NEP108-BRD4三元復合物的晶體結構,研究揭示了GID4介導底物泛素化與降解的結構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PROTAC效能,基于結構分析,研究團隊在NEP108的基礎上引入剛性哌嗪基團,優化得到新型降解劑NEP162。NEP162不僅增強了三元復合物的穩定性,還顯著提升了細胞降解效率。結構研究發現,GID4-NEP162-BRD4復合物存在“J型”和“L型”兩種動態構象,揭示了PROTAC介導三元復合物構建過程中的構象多樣性。
a, 基于GID4的NEP162降解劑的化學結構; b, NEP162的藥代動力學研究;c, GID4-NEP108-BRD4, GID4-NEP162-BRD4不同構象的三元復合物晶體結構疊加
功能驗證顯示,NEP162可在細胞水平高效降解BRD4,具有抑制細胞增殖和誘導凋亡的生物活性。在小鼠腫瘤模型中,NEP162(15 mg/kg,腹腔注射)可顯著抑制腫瘤生長,且在體重監測與主要器官病理分析中未發現明顯毒性,展示出良好的體內安全性。
此外,研究還發現NEP162可選擇性降解BET家族中的BRD2和BRD4,而對BRD3無明顯作用,體現出優良的選擇性。研究團隊進一步將GID4-PROTAC策略應用于ERα和SMARCA2等致病蛋白,驗證了GID4在靶向多類蛋白降解中的廣泛適用性。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GID4介導的PROTAC靶向降解體系,拓展了E3連接酶在TPD技術中的應用范圍,為靶向“不可成藥”蛋白的精準藥物開發提供了新的策略與方向。
天津醫科大學董城教授、石磊教授、陳東星教授和謝松波教授為本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天津醫科大學博士生李艷冉、博士包凱文、博士生孫吉躍以及山東師范大學博士葛瑞鑫為共同第一作者。
http://doi.org/10.1038/s41594-025-01537-1
制版人: 十一
學術合作組織
(*排名不分先后)
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排名不分先后)
轉載須知
【非原創文章】本文著作權歸文章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作者的允許禁止轉載,作者擁有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會議資訊
近期直播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