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對集運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長期不悲觀,待關稅明朗后,預計持續出貨的機率較大。
4月28日,臺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舉行會員大會,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陽明海運總經理白崑榮、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等參加,并針對美國“關稅戰”對集運市場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三家船公司高層均認為,“關稅戰”對集運市場的影響是短期的,長期不悲觀,待關稅明朗后,預計持續出貨的機率較大,但貨量多少要看廠商庫存、消費需求及通貨膨脹情況。
對于當前集運市場,吳光輝表示,預計第二季度的貨量下降明顯,但目前還看不出來中國出口貨量轉移到東南亞地區的趨勢。
他強調,當前的市場與新冠肺炎疫情和紅海危機爆發初期的混亂情況類似,貨量起伏較大,貨主態度趨于保守,但貨量并沒有消失,只是延遲,沒有理由悲觀,未來走勢則需繼續觀察。
白崑榮則認為,美國每年從亞洲進口約2200萬~2300萬TEU貨量,短期內不可能被美國制造所取代,即使供應鏈轉移,原材料也需要從亞洲進口,貨量不會減少,除非美國的購買力下降。一旦美國與主要貿易國關稅談判有進展,未來繼續出貨的機率較大,長期看市場并不悲觀。
在謝福隆看來,盡管當前美線貨量不理想,但有三類貨物的出口受影響較小,包括定制化家具、工具以及低單價的電商貨物。此外,近洋航線整體狀況較好,前4個月運費同比增長三成,越南、泰國、印尼等航線貨量均有所增加。
他還介紹說,船公司已經進行運力調整,許多船舶已從美線撤出,轉移至南美西或印度航線。而美東航線船舶持續繞行好望角,消耗約兩成運力。
針對近日沃爾瑪等美國大型零售商通知中國供應商恢復發貨,關稅由美國買家承擔一事,謝福隆認為,關稅問題需要進口商、出口商和消費者三方共同分擔,沃爾瑪此舉顯示出其急于補充庫存,填補貨物缺口。
此外,對于市場關注的美線新年度合約,三家船公司均表示,大型零售商已完成簽約,今年量價均優于去年,對市場前景審慎樂觀。
謝福隆還介紹說,萬海的美線長約平均運價增長35%~40%,傳遞出積極的信號。
- - -
歡迎過留言,提供新聞線索,投稿可發送至hangwuzhoukan@126.com
本期編輯:文其 審發:王禹
(點擊小程序卡片,查詢船東精品航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