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持續發展受制于水。水對內蒙古而言,是生死攸關的大事。2024年5月1日,《節約用水條例》施行。《條例》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年來,內蒙古深入實施節水行動,加快健全節水制度政策,把好水資源剛性約束關,全力做好總量強度雙控管理,推進關鍵領域改革突破,不斷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以節約用水擴大發展空間,破解缺水難題。
聚焦三大領域,全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持續提升
暮春時節,走進赤峰市松山區哈拉道口鎮規模化節水示范區,一眼可以看到大屏幕上顯示的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信息平臺,平臺上實時展示監測站點階梯水價管理狀態、布局分布、用水戶用水情況、節水目標等信息。
“赤峰市通過工程、機制、農藝、結構‘四節’措施,全面實施農業高效節水行動,利用智慧化管理平臺實現長效長治,推動農業用水量逐年下降。2024年,全市農業節水5億立方米。”赤峰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節約用水條例》明確,要加強用水管理,包括編制全國節水規劃、組織制定國家用水定額等;完善節水措施,包括積極發展節水型農業、發展節水灌溉等;強化保障和監督,包括健全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和節水獎勵機制等。
一年來,內蒙古持續聚焦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3大領域,并積極推進非常規水源利用,實施水權轉讓,確保《節約用水條例》有效實施。
農業是節水潛力之所在。近年來,內蒙古農業節水之路突出“降水耗”的導向,加快完善農業用水管理、農業水價形成、工程建設和管護、節水獎補4項機制,推動農業用水由粗放低效向集約節約轉變。
今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水利廳聯合出臺《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節水提升年”行動方案》,從節水工程、節水設備、節水技術、節水理念、節水機制5個方面推動內蒙古農業高效節水加快發展。
“這些計量設施安裝以后,實現了疏干用水的數字化、精確化,通過科學管控,促使企業合理用水。”位于錫林郭勒盟的勝利能源有限公司疏干綠化隊隊長郭曉東說,遠程在線計量設施將企業取用水數據及時傳輸到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資源管理平臺,平臺時刻自動記錄水表讀數,實現了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水情況的實時監測。
2024年內蒙古建成自治區級節水標桿企業4家、節水型企業28家、節水型園區7個,2家企業入選國家水效領跑者企業。典型引領效應促使工業水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
在2024年公布的《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可復制政策機制清單》中,包頭市實施合同節水的相關經驗入選。供水公司多措并舉進行管網漏損控制,積極推進城鎮節水降損。
在城鎮節水降損方面,內蒙古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聚焦高漏損地區,改造老舊破損供水管網400公里以上,持續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嚴控高耗水服務業和特種行業用水。
圍繞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內蒙古還大力推進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將非常規水納入區域水資源統一配置,奮力打造“工業第二水源”。2024年,內蒙古非常規水利用量達8.93億立方米,是2015年利用量的3.9倍。
2024年,內蒙古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20.49%,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1.18%,全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持續提升。
聚焦五大重點任務,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安全保障
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為內蒙古節水行動“量體裁衣”,架構“目標—任務—保障”三位一體實施框架,涉及9個方面30項具體舉措。
從9個方面30項具體舉措看,內蒙古節水行動聚焦“管、節、治、增、活”5大重點任務。
“管”即通過分行業、分盟市確定節水指標與目標,并將節水目標任務分解到旗縣,持續完善取用水監測計量體系,嚴格項目審批。
“節”指農業上抓好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河套灌區秋澆耗水量嚴格控制在10億立方米以內;工業上實施高耗水行業節水技術改造;城鄉更新改造老舊供水管網、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2025年自來水普及率提升至85%;生態上以水定綠發展節水林草、園林綠化優先使用再生水。
“治”是要持續治理地下水超采區,推進西遼河流域和鄂爾多斯臺地等重點區域超載綜合治理,2025年底實現壓減超采水量3.3億立方米以上。
“增”是要用好再生水、礦井水等非常規水源,提升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水質,拓寬再生水利用渠道,2025年底實現黃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達60%以上、全區礦井水綜合利用率達60%以上。
“活”是要推動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加強節水科技創新研發等。
“今年啟動實施20個重點項目,到年底預計新增節水能力200萬立方米以上,相當于2個百萬千瓦火電機組的用水。”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錚介紹。
“2025年內蒙古的工業節水目標為:全區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3%,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5%以上。”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楊茂盛表示。
今年一季度,12個盟市均制定印發了節水行動實施方案,農牧、工信、能源、住建部門也制定印發行動專項方案。內蒙古194.29萬畝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27萬畝改造提升高效節水工程等重要項目均已開工。
今年4月,內蒙古完成首次全區10187戶取用水單位信用評價,評價結果將作為水資源管理重要依據,對守信主體實施激勵措施,對失信主體強化監管,推動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用水環境。
“我們將繼續聚焦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重點領域,全面開展節水行動,不斷提升自治區水資源支撐保障能力,為內蒙古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水安全保障。”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生效友說。(記者 張慧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