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洛圖科技(RUNTO)最新發布的《中國智能門鎖零售市場月度追蹤(China Smart Lock Retail Market Monthly Tracker)》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門鎖市場的全渠道銷量為407萬套,同比增長5.4%。
盡管整體市場延續增長趨勢,但B端承壓、價格戰加劇、技術門檻降低等多重變量交織,使市場局面更加復雜。
一、渠道:C端主導,B端地產低迷,非地產場景突圍
C端市場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根據洛圖科技(RUNTO)全渠道數據顯示,C端市場占比達53.8%,較2024年同期提升9.3個百分點,主要得益于存量更新與消費升級的共同驅動。
線上渠道增長尤為強勁,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門鎖線上全渠道銷量約180萬套,同比增長34.7%,其中傳統主流電商占比高達72.5%。線下渠道依舊承壓,其定位逐漸向“全屋智能場景”體驗中心轉型。
B端市場則受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拖累,占比降至45.9%。不過,政企工程、酒店民宿等非地產類場景需求韌性凸顯,智能化改造成為重要支點。
運營商渠道仍處于結構調整期,增量尚未顯現。
2025Q1中國智能門鎖市場分渠道銷量結構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推總數據,單位:%
注:內環2024Q1,外環2025Q1
二、價格戰白熱化,千元關口失守
根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全渠道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線上整體均價為800元。
傳統主流電商的均價在全季度內維持于千元以下,3月最低跌至904元;新興電商均價亦出現下滑,降至700元以下。
價格下降的根源在于:需求端,居民消費意愿疲弱,就業和收入預期下行抑制了購買力;供給端,終端廠商將壓力傳導至上游供應鏈,迫使其進一步優化工藝,降低成本。
價格下探不僅侵蝕了品牌利潤,也壓縮了技術溢價空間。2025年第一季度,掌靜脈識別鎖均價為1216元,與2024年第一季度相比,降幅超65%。本輪價格戰似乎從市場擴容下的優勝劣汰演變為生存博弈。
2023-2025年 中國智能門鎖線上市場分渠道季度均價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線上全渠道數據,單位:元
三、品牌集中度提升,頭部品牌技術卡位主導洗牌潮
行業集中度繼續提升。根據洛圖科技(RUNTO)線上全渠道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德施曼、凱迪仕、海爾穩居線上全渠道銷額的前四名,其合計份額為53.3%。
小米在線上全渠道的銷量、銷額均穩居首位,份額均超18%。小米在中高端市場突圍成效顯著,根據洛圖科技(RUNTO)傳統主流電商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掌靜脈智能鎖M30 Pro在2500元以上的機型榜位居銷量維度第一。
德施曼深耕全渠道布局,通過加大直播投入,提升品牌影響力。作為智能門鎖領域的專業品牌,德施曼在中高端市場表現優異,在1500元以上市場中銷量排名第一。4月,德施曼召開新品發布會,推出AI智能管家Miya,發布IP66級別防水技術和兩大超級續航技術,并且將Shotax哨兵貓眼和GPTfinger指紋技術升級到2.0版本,通過技術創新升級強化專業品牌壁壘。
凱迪仕重心在線下渠道,線上市場維持銷額維度第三名。2025年第一季度,凱迪仕在K70傳奇大師系列上新增SE版和雙攝版,并推出全能小超跑Q20F Pro(雙攝版)和小迪系列等,雙攝是其主推方向。
海爾和英典依托性價比優勢搶占中低端市場。在AWE2025展上,海爾推出金吾衛系列產品,在1000-1599元、2000-2500元、2500元以上等多個價格段均有產品布局。
2025Q1中國智能門鎖線上市場分品牌銷售份額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線上全渠道數據,單位:%
四、生物識別技術與AI技術成為行業升級的核心引擎
生物識別技術中,人臉識別、掌靜脈識別技術的市場滲透率穩步提升。根據洛圖科技(RUNTO)傳統主流電商數據顯示,人臉識別鎖銷量份額從2023年初的11.5%增長至2025年3月的31.7%,增長了20.2個百分點;掌靜脈識別鎖銷量份額從2024年初的0.9%增長至2025年3月的9.5%,增長了8.6個百分點。
在安全剛需驅動下,頭部品牌與上游廠商合力推動臉掌雙生物識別技術集成。“人臉+掌靜脈+貓眼大屏”復合型產品快速崛起,其市場份額從2024年1月的0.6%飆升至2025年3月的8.0%。
2023.01-2025.03中國智能門鎖傳統電商重點生物識別銷量份額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傳統電商數據,單位:%
技術從工具層向決策層滲透。在智能門鎖領域中,AI大模型的應用從基礎的優化解鎖方式和提升圖像識別能力,擴展至主動預警、語言交互等場景。
防護方面,基于動態監控與行為分析,實現異常逗留預警。語言交互方面,從傳統單向指令模式轉向實時交互,如TCL、海爾等品牌搭載自研邊緣計算芯片,支持遠程語音留言、天氣播報等本地化實時交互。
熱點:美國關稅新政對中國智能門鎖產業的影響分析
2025年4月,美國政府宣布實施新版關稅政策。雖未直接提及智能門鎖,但其存在被納入“消費電子”大類的高風險性,因此對中國產業鏈仍形成一定挑戰。
中國智能門鎖的基礎材料已實現90%本土供應,僅有部分高端材料需進口,因此生產成本沖擊可控。
以德施曼、凱迪仕、鹿客為代表的中國主流品牌在國內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已構建“國內研發-本土生產-國內全域營銷”的成熟體系,目前海外市場在其內部占比均不高。
以安克為代表的跨境品牌采用“國內生產-海外銷售”模式,安克的主要供應商歐菲光在海外尚未建立工廠,而欣旺達在越南的工廠面臨美國差異化關稅政策壓力。當前安克計劃將越南部分產能向菲律賓轉移,依托現有合作伙伴協創的安防業務基礎,拓展智能門鎖制造模塊,利用RCEP關稅紅利重構供應鏈;而墨西哥因代工成本與產業集群短板暫未納入選項。這種選擇性產能遷移反映出企業正在平衡短期成本控制與長期供應鏈穩定性之間的戰略考量。
品牌競爭方面,美國智能門鎖市場以線下為主導,比重約70%。本土品牌Yale、Schlage、Kwikset主要布局線下市場,深度綁定五金店、建材市場,形成渠道護城河;相比之下,中國產品主要依賴亞馬遜、Wayfair等線上平臺售賣。為了守住電商渠道優勢和市場地位,中國品牌需要考慮如何來消化可能額外增加的成本。
預測:2025H1中國智能門鎖全渠道銷量近900萬套
進入第二季度,在國家補貼延續、618大促及家裝節密集促銷節點刺激下,智能門鎖線上市場維持高熱態勢。但房地產市場、線下零售渠道仍處于調整階段。
2025年4月,《智能門鎖網絡安全技術規范》正式實施,首次對生物識別防偽、數據加密存儲等提出強制性要求,并劃分網絡安全等級。政策規范與標準完善為行業劃定硬門檻,倒逼低端產能出清。
從技術方向來看,以“臉掌雙生物識別”為核心的產品將成為2024年的重點;AI技術在家庭管理、個性化服務等深層應用方面的潛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挖掘。
洛圖科技(RUNTO)預測,2025年上半年中國智能門鎖全渠道銷量將達到895萬套,同比增長7%。
品牌推薦
ODM/OEM商推薦
供應商推薦
安裝平臺推薦
we1336579990(微信)商務熱線:投稿郵箱:ilock_world@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