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氣候多變,肝氣旺盛,脾胃容易失調。不少人一到春天就感覺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甚至動不動就上火。
這時候,很多人會選擇吃草莓,覺得酸甜可口又能補充維生素。
但從中醫(yī)角度看,草莓性涼,多吃容易傷脾胃,尤其脾虛之人,吃多了反而加重濕氣,導致腹脹、腹瀉。
相比之下,李常青主任更推薦蘋果,其性味平和,生津潤燥卻不寒涼,更適合春季養(yǎng)生。
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正確食用蘋果,可以先點贊轉發(fā)推薦。
蘋果被稱為“百果之王”,它甘涼無毒,生津開胃。和草莓相比,蘋果最大的特點就是——既不寒涼,也不燥熱,能生津液卻不傷脾陽。
脾虛的人往往運化能力弱,吃寒涼水果容易腹瀉,而蘋果的溫和特性恰恰能兼顧生津和健脾。
吃蘋果還能這樣搭!
對于愛上火的人,蘋果也有獨特的優(yōu)勢。
春季肝火易升,很多人出現口瘡、咽喉干痛,這時吃草莓可能火上澆油,而蘋果能潤燥降火。
如果火氣特別大,可以試試蘋果和銀耳搭配。銀耳滋陰潤肺,蘋果生津清熱,一起煮成甜湯,既能緩解口干,又不會傷脾胃。
脾虛兼有濕氣的人,推薦蘋果加山楂陳皮煮水。
山楂消食化積,陳皮理氣健脾,搭配蘋果的甘潤,既能開胃又不滋膩。
這類人長期食欲差,飯后總感覺胃脹,用這個方子當茶飲,兩周后胃口就會明顯好轉。
真實門診案例分享
李常青主任曾接診過一位45歲的患者。自述一到春天就抱怨口干舌燥,聽說草莓能美容,每天吃一大盒,結果腹瀉加重,整個人更沒精神;
并且常年大便溏稀,舌苔白膩,李常青主任辨證屬脾陽不足,濕困中焦。
調理上用了參苓白術散加減,同時建議她把水果換成蒸蘋果。
一周后復診,腹瀉明顯改善,口干也減輕了。這是因為蘋果的甘潤能生津,蒸煮后更易消化,減輕了脾胃負擔。
從養(yǎng)生角度看,春季吃蘋果要講究方法。
- 脾胃較弱的人,可以直接蒸熟吃,既能保留營養(yǎng),又減輕寒性;
- 如果平時容易燥熱,可以生吃,但避免空腹;
- 還有一種吃法是把蘋果切塊,和紅棗、枸杞一起燉湯,補脾益氣血,適合面色萎黃、氣短乏力的人。
中醫(yī)講“四季脾旺不受邪”,春天養(yǎng)好脾胃,全年少生病。
草莓雖好,但性涼助濕,脾虛的人要少吃。蘋果性味平和,生津養(yǎng)胃不傷正,是春季水果的更優(yōu)選擇。
懂得食物的性味,結合自身體質,才能吃出健康!但建議在使用前咨詢專業(yè)中醫(yī),確保對癥用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