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譜啟動上市輔導后,又一家北京AI明星公司踏上IPO之路。
近日,滴普科技申請在港上市。在有華為和阿里背景的趙杰輝帶領下,這家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為百麗等企業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三年收入超過4億元。
與此同時,在高瓴、IDG資本、初心資本、五源資本、BAI資本、光源資本、招商局創新投資基金、臨港科創投、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浦銀國際、興業國信資管、銀盛泰資本、國泰君安國際、交銀國際、中航信托等支持下,滴普科技的估值不到4年便達到68億元。
華為前員工創業,打造出一家北京明星公司
對于趙杰輝而言,創業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從天津大學本碩畢業后,主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趙杰輝,于2004年加入華為從事路由器相關領域的工作。同年,楊磊也成為華為的員工,做起了產品相關的工作。這番巧合,或許也為他們日后一起創業埋下伏筆。
2015年,趙杰輝已經是華為核心技術專家及核心路由器相關領域團隊負責人。不過他還是選擇去阿里云工作,并最終成為企業事業部總經理。至于比他更早離開華為的楊磊,則已在2016年開始創業。
到了2018年,在大平臺做了15年的趙杰輝希望能有新的嘗試。判斷數據和算法在未來將成為社會前進的重要推動力,再加上傳統產業新一輪的變革需要數字化的參與,抱著技術普惠想法的趙杰輝和楊磊決定踏上創業之路。
于是,以企業數字化為方向,成立后的滴普科技選擇從北京起步。在深耕數據處理領域的過程中,他們于2019年推出首款專注于企業管理的商業化產品,并提供FastData企業級數據智能解決方案,來幫助企業提升實時數據分析能力。
隨著宏觀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這家公司成功迎來了飛速發展。從2021年開始,滴普科技通過專注于數據治理與人工智能結合,不僅構建了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數據融合平臺,還成功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正是通過FastData Foil數據融合平臺,他們能夠對原始數據進行分詞處理,并將其轉換為大模型可理解處理的格式,最終于2023年末推出FastAGI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讓自身的產品變得更加豐富。
與此同時,在擁抱人工智能浪潮的過程中,這家公司還開發出Deepexi企業級大模型平臺,并能通過對其監督微調和強化學習,訓練及微調為企業專屬大模型,從而幫助企業進行人工智能轉型。
最終,滴普科技用7年時間,不僅順利成長為北京的明星公司,同時還來到了港交所門前。
賣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三年入賬超4億元
作為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滴普科技的目標是幫助企業大規模高效整合數據、決策及運營。
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他們的FastData企業級數據智能解決方案和FastAGI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其中,FastData企業級數據智能解決方案能夠將企業的多模態數據(如知識、文檔、圖集、公式)實現標準化統一治理,從而提升數據分析效率和業務響應速度。
至于他們的FastAGI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則能夠為消費零售、制造、醫療、交通等行業的企業提供多場景的Agentic人工智能應用。
比如在消費零售領域,這家公司的運營智能體通過實現智能決策,對營運管理進行優化升級,最終的效果也讓客戶相當滿意。
與百麗合作時,他們為對方構建了定制化企業專屬大模型,并部署了Agentic人工智能應用,一年內便覆蓋約300個城市和9000家門店。
用滴普科技的話來說,他們的聊天機器人一年內幫對方處理了1萬名用戶提交的10萬多次查詢,意圖識別率超過90%。此外,以數據驅動的分析準確率超過90%。
出色的表現,也讓這家公司吸引到眾多客戶。從2021年與百麗合作后,他們在四年內獲得32名消費零售行業新客戶。截至2024年底,滴普科技共服務了單個年度貢獻超過150萬元收入的117名大客戶。
有了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他們的收入也隨之不斷上漲。翻看招股書,能發現這家公司2022年的收入剛邁過1億元,一年后則變成1.29億元,到了2024年便達到2.43億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直言,如果用2024年的收入計算,滴普科技已成為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市場中,領先的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專業提供商之一。
不過受研發、銷售和營銷、附有優先權的股份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等因素影響,這家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
在2022年至2024年,他們的凈虧損分別約為6.55億元、5.03億元和12.55億元。其中,附有優先權的股份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變動便達到約4.22億元、2.21億元和11.55億元。
如果經過調整,滴普科技同期的凈虧損分別約為2.24億元、1.89億元和0.96億元,處于持續收窄狀態。
按照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預測,中國企業級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市場的市場規模,已經在2024年達到386億元,并有望在2029年達到2394億元。
這也意味著,以滴普科技為代表的玩家們,未來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高瓴、IDG押注,估值68億元
一路走來,滴普科技共完成8輪融資。
在2018年成立后,這家公司便完成1500萬元天使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初心資本跟投。此時,他們的投后估值已經超過1億元。
到了2019年3月,高瓴出手了。在他們的領投下,滴普科技完成5410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還包括IDG資本、初心資本等。6個月后,這家公司又在高瓴、五源資本、IDG資本、BAI資本、光源資本等支持下,完成A輪融資。
2020年4月,滴普科技完成高瓴、BAI資本、五源資本、光源資本、招商局創新投資基金、初心資本等投資的A2輪融資。此時,這家公司的投后估值已經達到2.57億美元。
次年3月,他們先是完成臨港科創投、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的A3輪融資,緊接著又完成A4輪融資,投資方為浦銀國際、IDG資本、初心資本、高瓴、五源資本、BAI資本、光源資本、招商局創新基金、臨港科創投、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
高瓴、IDG資本、五源資本、BAI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頻頻加注,除了對企業數字化轉型這個大方向看好外,更多的便是對滴普科技及團隊的持續認可。
當時,在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看來,滴普科技為企業提供全棧式解決方案,在過往諸多項目中展現了扎實的互聯網架構能力和對企業業務場景的深刻理解能力。
高瓴則認為,趙杰輝是一位很有格局觀和戰略思考的創業者,很早就敏銳地捕捉到了數字化發展對產業變革的重要意義,同時帶領一支非常強的技術背景團隊,沉淀出了一套公司獨立研發并擁有的核心技術。
2021年8月,滴普科技完成B1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興業國信資管、銀盛泰資本、國泰君安國際、浦銀國際、交銀國際、光源成長基金等。
當時間來到2022年5月,這家公司完成申請上市前的最后一輪融資。從中航信托、光源成長基金手中拿到1.1億元后,他們的投后估值也達到9.35億美元(約68億元)。
上市前,趙杰輝持股16.49%,擁有64.17%的投票權;高瓴持股15.42%,IDG資本持股11.44%,五源資本持股5.9%。
隨著滴普科技踏上IPO之路,他們也即將迎來收獲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