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總統魯托將于4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魯托總統訪華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肯中友誼歷史悠久,各層級交往密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果豐碩,兩國合作前景廣闊。期待通過此訪繼續深化兩國關系,開展更多互利共贏合作。“肯中往來可追溯至600多年前。”魯托告訴記者,當時第一批中國人已到達肯尼亞拉穆地區。他說,肯中建交60多年來,兩國政府、議會、政黨、民間等各層級交往密切。2017年,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同時,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近一年來,中阿關系實現健康、快速發展,各領域建立起良好合作基礎,邁向更加成熟、更有內涵的新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看,此訪對進一步深化拓展雙邊關系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中國與阿塞拜疆于1992年建交。三十余年間,雙方政治互信持續鞏固,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堅定支持。
阿塞拜疆作為南高加索地區的重要國家,與中國的合作正從傳統能源領域走向多元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國已成為阿塞拜疆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雙方經貿關系如同高加索山脈一般堅實可靠。更具戰略意義的是,阿方明確將中國視為"知識、技術和進步的源泉",渴望借助中國在新能源、數字經濟領域的先進技術實現國家轉型。此前簽署的13項合作協議涵蓋電解鋁擴建、農業機械生產基地等多個領域,顯示出雙方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近期,北京迎來多國領導人密集訪華,從東南亞到中亞,從非洲到歐洲,全球政要排隊訪華的景象,與特朗普政府門庭冷落的現狀形成強烈反差。在中美關稅博弈持續、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深刻調整的背景下,兩位總統的訪華行程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不僅彰顯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緊密合作,更折射出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獨特影響力。
中方的反擊從來不是“以牙還牙”的簡單對抗,而是用體系化的手段瓦解霸權根基:經濟上,內需驅動與“雙循環”戰略降低對外依賴,稀土和關鍵礦產管制掐住高科技命脈;外交上,聯合新興經濟體推動多邊貿易改革,用“一帶一路”倡議替代“美國優先”;軍事上,以區域合作反制圍堵,用技術突破打破封鎖。
美總統特朗普上臺之初,曾設定一個百日內訪華的計劃, 如今這一計劃泡湯了,中方的表態語氣大變,那么中美之間又發生了什么呢?眾所周知,今年是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開端,他似乎鉚足勁要干一番大事業,剛剛上任便設定了一系列目標,包括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在一百天以內訪華等等,但無一例外都沒能實現,尤其是百日訪華。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于5月訪問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卡塔爾這三個中東國家。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稱,萊維特表示,此次訪問旨在“加強與中東國家的關系”,特朗普將舉行多場雙邊會談。報道指出,近幾個月來,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向特朗普政府提供了外交支持,包括對烏克蘭危機和加沙沖突協助舉行停火談判。另一方面,彭博社還稱,此次訪問尋求鞏固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和卡塔爾對美國經濟的計劃投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